“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为支持杭师大—高武村对口帮扶工作、关心“温暖黔行”赴黔东南支教小分队社会实践活动,8月2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钱珊一行人亲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谷坪镇高武村考察慰问。
坐而论道,共议民情
“只有深入乡村,才能真正思索乡村,才能考虑怎样振兴乡村。”钱珊在支教事务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8月2日上午十点,在高武村村委会议室,钱珊受邀参加高武村支教事务座谈会,另有从江县关工委主任赖华钦、高武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三炼、高武村党支部书记石明辉、“百城石榴红”支教小分队带队老师刘华章、杭师大人文学院辅导员林悠悠、支教小分队学生代表、高武学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赖华钦首先表示了对杭师大“温暖黔行”师生赴高武村支教的感谢与支持。随后,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讲解了关工委工作之意义的同时,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此外他还结合高武村人才流失等问题,指出“教育问题关键在人”,希望在座的师范生同学们未来都能在高武村的教育事业发展上鼎力相助。
钱珊感谢了从江县关工委和高武村当地对支教项目一如既往的关心,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支教实践活动自2017年至今的代代相承。她还表示,学院对“温暖黔行”支教小分队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在支教实践中百炼成钢,并以自己的体验与收获号召更多人加入支教队伍,支持教育扶贫的事业。“尤其是对于我们人文学院学生来说,这种对乡村的感悟和反哺,是我们所必需的。”她说。
此外,钱珊还指出高武村的学生代表们是反哺高武的重要力量,叮嘱他们与同是大学生的支教团队成员多多交流。对此,高武村大学生代表石略相表示,他和老师们的相处和交流非常愉快,他也在支教课堂的观摩中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
刘华章代表“温暖黔行”团队在座谈会上发言总结本次支教活动:本次支教通过新增心理测评、结对活动等环节,努力让支教不止于暑假的体验式课堂。刘华章还表示,支教是一个双向奔赴、相互促进的过程。“在生活技能上大家也提升很快,”刘华章笑着分享道,“特别是一些原本不会做饭的同学。”听到这里,在场的同学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高武村学生代表也先后发表了感言,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深入乡村,共话民生
“没想到书记百忙之中还到我们家面对面了解情况,我们太惊喜了!”听到钱珊书记来访的消息,石夏莲的父亲早早就和家人候在家门口,将钱珊一行人迎进屋内。
8月3日下午,钱珊深入乡村,对高武村学生石夏莲等人家进行了走访,共话高武教育、乡村民生。
石夏莲是谷坪镇一名初中学生。在文艺汇演的筹备过程中,她参加了好几个声乐节目,还担起了女主持人的大任。“以后,我想学音乐。”石夏莲对钱珊说,笑容有些羞涩。夏莲学习认真努力,还是杭师大支教夏令营的忠实粉丝。她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参加夏令营。“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更像死记硬背,有时会有压力。但这里的课感觉都很有趣、有满足感。”她分享道。
石夏莲家中有两个弟弟,一家人主要靠父亲在外打工为生。当钱珊问起孩子的教育时,石夏莲的父亲表示,他们家非常支持孩子用读书改变命运。钱珊对此深表赞同。“这很好,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孩子都是高武村的希望,要学习新思想才能带领乡亲们越过越好。”钱珊说。
在家访结束后,在好客的高武村民的邀请下,钱珊走进两位苗族老婆婆的庭院。由石夏莲作为苗语翻译,钱珊和两位老人作了简单的交流,了解老人家中情况。不久,一群孩子好奇地围上来。钱珊和蔼地与她们交谈,聊起了大家身上的民族服饰,与她们打成一片。
同乐汇演,共庆佳节
“我们杭师大和高武村有一个‘十年之约’,但这个十年不是一个终结,而是另一个起点。”汇演伊始,钱珊无不动容地说。8月3日晚,在高武村村委前的广场,钱珊作为嘉宾观看了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石榴红”乡村振兴专题文艺汇演。
汇演开始之前,钱珊特地提早了两个多小时到场慰问,为忙碌着组织汇演的温暖黔行支教小分队带去了奶茶。“这叫‘人间有真情’啊!”小分队成员陈思羽喝到了爱心奶茶,笑着感慨,“感觉自己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了。”
正值苗族特色节日“新米节”之际,高武村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装的苗家人。在浓烈的节庆氛围中,晚上六点半,钱珊一行人与搬来板凳的村民们同乐汇演,共庆佳节。
文艺汇演伊始,钱珊发表讲话,向在场的村民们谈了自己来到高武村的三大感受:刚进村时,村中整洁优美的环境、村民良好的卫生意识给人带来的惊喜;走访乡亲时,不少乡亲表现出了对教育的重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村中领导干部热情淳朴,给人带来亲切之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党对于乡村振兴、对于我们村未来发展的支持。”钱珊感慨道。
随后,谷坪乡党委书记马超也对见证高武教育事业成长的杭师大、扎根基层的高武村书记们、靠双手奋斗幸福的父老乡亲们,表示了真挚的谢意。
在掌声中,文艺汇演拉开序幕。支教夏令营班级的师生共同带来了一个个喜闻乐见,精彩纷呈的节目——慷慨激昂的《少年中国说》,稚嫩朗诵和嘹亮歌声唱出高武少年的信仰和力量;优雅柔美的《茉莉花》,琵琶的婉转悠扬和舞蹈的轻盈曼妙交织出江南水乡的暗香浮动;一首《一路生花》种下梦想、不忘初心,一首《如愿》感恩父辈、心系家国……
黔东南的天黑得晚,在载歌载舞中,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晚会步入尾声。悠扬的音乐声里,高武村的孩子们跑上舞台与支教老师共唱民歌《苗山情》,诉说着彼此的不舍。在最后的捐赠环节,钱珊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为高武村购置的篮球、羽毛球拍等物资亲手交予高武村党支部书记石明辉。而在广场一旁,热情的高武村民早已摆开酒席,等待着钱珊一行人、支教团队与他们一同共享佳肴。
据悉,人文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结合学习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五年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高武村定下“十年之约”,深入乡村,正式开展支教活动;五年后,“百城石榴红”支教团队将继续思索乡村,让振兴火炬传递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