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缅怀革命先辈,追忆恩来精神,领略了一代伟人的情怀,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2日,徐州工程学院“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队以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为依托开展本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实践团队早上到达周恩来纪念馆。正值盛夏,满池红荷围绕着周恩来纪念馆。远远望去,主馆像是过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象征着人民总理为人民的“孺子牛”精神。走近周恩来纪念馆,恢弘大气的场馆,气势磅礴的汉白玉雕像在场馆中心,“周总理”这个熟悉又亲切的称呼已经伴随我们超过半个世纪。曾几何时,这个称呼伴随着中华民族经历风风雨雨、见证着共产党披荆斩棘的艰辛探索。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周恩来纪念馆远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舒提供
在周总理雕像前,回首周恩来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民族而奋斗。接下来我们脑中想起他史书般波澜壮阔的人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的爱国情怀;“为民族解放而战,为世界和平而战”这是青年周恩来天下为公的革命情怀;“为保卫民主、独立的国家,就不能不加强国防”这是中年周恩来建设伟业的统一情怀。周总理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我们参观怎么能不心潮澎湃,怎么能不热血沸腾呢!在场馆里,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能体会周总理为民服务的决心与为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周总理有着远大的眼光多次在历史转折中做出伟大的决策,我们现在怀着敬佩之情,来参观和学习,周总理这一生的经历,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现在的盛世,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周恩来雕像致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舒提供
步入陈列馆,里面的图文与视频资料,讲述了周恩来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家庭往事。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在抗战时期的一个个小片段,也可以看到一封封寄往家中的信件。一个个小片段,蕴含着他的革命热情,一封封信件饱含着他的家国情怀。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他成了辛亥革命后全校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少年,14年以后,他便与革命如影随行,往来20年,上海工人起义、南昌起义、长征等数不尽的战场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一步一个脚印,迈过时代的惊涛骇浪。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中华腾飞世界”的愿景,周恩来要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工作统一地付诸实施。他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无论在多么困难和动荡的岁月里,都不曾停止前行的步伐。1976年1月8日,小寒方过,腊八节始至,周总理却悄然逝世。
在周恩来纪念馆,记录了革命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当时革命的艰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周恩来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曾经为新中国付出的心血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传承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红色基因中。经过一天的参观,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一件件,是照片,是文物,更是周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陈列馆的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舒提供
结束了一天的实践后,团队成员进行线上分享和交流,深入交流了周总理的爱国和奉献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通过此次赴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我们大家的思想得到了洗礼、党性修养得到了锻炼、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今后将继续学习领悟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之心对待学习生活,更加自觉地扛起使命责任、勇挑时代重担,不断开创发展,续写时代华章。(通讯员 郑舒)
图为团队成员在周恩来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舒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