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牢记担当,传承红色基因,7月11日上午9点,福州大学经管学院赴福建省福州市红色基地“凝心聚力宣党史,砥砺前行向党心”实践队前往邓拓故居进行调研,并拍摄了相关党史介绍视频。
邓拓故居隐在闹市之中,以山为屏,坐落在一片修长茂盛的翠竹间。初去,曲径环绕,质朴与安静赋予了它独特的气质。院门白墙上,嵌着一块开国上将萧克将军题写的“邓拓故居”牌匾。从故居北门进入,迎面是一座绿意葱茏的小山。主楼坐北朝南,三间排双层木结构楼房。楼斜侧岩石上有林材镌刻的隶书“第一山房”。这就是邓拓先生的出生地,就是这方寸天地,精要地展示了邓拓生平重要的事迹与贡献。
小楼共四个房间,被开辟成四个展厅。一楼两间展厅,左侧展厅记录着青少年时期的邓拓,右侧展厅展示烽火年间邓拓为抗战所贡献的新闻力量。绕过厅堂的屏门,沿木质阶梯拾级而上,二楼展厅描述了邓拓生前遭受迫害,连同吴晗、廖沫沙被批判的艰难岁月。
邓拓先生一生追求求真务实,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这也是当代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除此之外,其史家办报、现实指导、舆论引导的新闻思想也被新闻工作者奉为从事新闻工作的真理。而燕山夜话是邓拓先生最受欢迎的文学创作: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寓意深刻。这在当时文学创作中也是罕见,跟随着邓拓先生的脚步,杂文的写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当时的文坛增添了生气。他的精神和品格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志愿者们在故居中游览,心情也跟着平静了下来,邓拓先生曾写下“莫谓书生多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岂止是血斑斑,是“落花无数水流红”,这血染的涛声,必将永远激励着祖国正直而有良知的人们,让实践队成员们永远记住那些死难的英灵们,他们是永恒而不朽的。
主编:时飞宇、黄子欣
摄影:时飞宇、黄子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