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红色基因传承队”暑假社会实践:寻找红色基因,感受浴血战争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菏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这片火热的大地上,英雄的菏泽儿女以自己不屈不挠的卓绝斗争,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了血染的风采,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2022年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基因传承队成员庞含颖来到菏泽市牡丹区,展开对红色文化的调研活动。
在进行参观调查活动之前,实践队员先进行关于菏泽红色印记红色文化的收集,队员初次了解到,菏泽有八大红色印记,菏泽-冀鲁豫边区纪念馆是其中之一。每个红色印记都记录、讲述、传递着不同的红色文化,共同构成菏泽的红色文化内涵。红色基因传承队成员庞含颖此次实践选择参观冀鲁豫边区纪念馆,研究冀鲁豫边区革命红色文化。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是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共同筹资而兴建的一座大型跨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它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夏,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渡黄河,打响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郓城战斗的壮观场面。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序厅,这里展示的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室内陶板壁画。20世纪初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菏泽的仁人志士就在黑暗中奔走呼号,上下求索,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马列主义的曙光。在这里,首先映入实践队员眼帘的是“冀鲁豫边区革命史陈列”主题词、栩栩如生的大型陶版壁画和冀鲁豫边区区域图。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大型陶板壁画长26米,高5.46米,重15吨,是用黄河泥土烧制而成,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室内陶板壁画之一;主要塑造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八路军、解放军、民兵以及支前民工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以黄河养育起来的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星星之火厅主要展示了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在冀鲁豫边区这块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及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在这里,实践队员的眼前再现了从星星之火到马克思主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实践队员了解到,浴血抗日厅主要展示了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冀鲁豫边区中共党组织与八路军部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广泛动员群众,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创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与日伪、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菏泽为鲁西南重镇,在日本投降后,鲁西南地区大批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军龟缩在菏泽城内。1945年10月21日,冀鲁豫军区第五、九、十七、十八团以及附近县镇千名民兵,在军区副司令员王秉璋指挥下,包围菏泽城,采用坑道掘进和爆破战法,于29日,一举攻克菏泽城,实践队员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了浴血抗战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
冀鲁豫大平原大决战,胜利揭开全国战略进攻序幕。平原逐鹿厅主要展示的是1945年10月至1949年10月,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踊跃参军参战,全力支援和配合刘邓大军及陈粟大军作战,胜利地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在全区解放后,冀鲁豫边区军民大力支援淮海战役大决战,并抽调大批边区干部南下西进,为全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漫长的革命岁月孕育了冀鲁豫边区的大批优秀儿女。革命儿女厅主要展示的是240位重要领导人的简略生平和210位著名烈士事迹。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冀鲁豫边区的大批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革命锻造的冀鲁豫边区的优秀儿女,都有着苦难的身世和艰难曲折的成长故事。
站在新时代,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9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