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我带领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跟随着赤壁市赤壁镇中学的五年级1班、2班以及六年级的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之中进行家访。在家访之中,我跟随着戴校长、周主任以及胡老师的脚步,迎着这夏日的骄阳,走在家访的路上。这一路走来,我记录下的许多美好的时刻,我也见证了许许多多温情瞬间,我在思考,我在感悟,我在探寻。 家访的第一站来到了东风村,走在村里的路上,感受着空气里弥漫的热气,我们走进来学生的家里。我看着戴老师轻轻抚摸学生的头,周主任亲切的同家长们进行交流沟通,看着老师们工作的身影,我不禁回想起来我小时候老师家访时的场景,仿佛昨日场景竟历历在目。走了一路,我也看了一路。看到了学生面对老师时的羞涩,看到了家长的热情,看到了老师工作时的艰辛。我看着这一幕幕,陷入了深思。 在戴校长与孩子跟家长的只言片语之中,我了解到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亲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奈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自己则远赴各地进行务工。在家访之中我问他们自己现在最想的是什么?好几个孩子回答“希望爸爸妈妈回到家里陪我们一起上学”。孩子还是年轻的,孩子的述求不一定会直接表达出来,但老师们总能从他们在家之中最真实的样子读出他们的需求。这是在学校所不能感受到的,而这也是家访过程之中最为宝贵的收获。 在家访之中,我们发现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更近了一步。特别是戴校长在抚摸学生的头这一个行为中,不仅拉进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是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之中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职责是什么?在实践之中我进一步理解了这些职责。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光在平时学校中关心爱护学生,更应该在课后之余多关心学生。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属于比较密切的了,但总会有一些家庭原因带来的隔阂,而家访,就是走通师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我看着学生们的身影,不禁回想起我儿时的记忆。爸爸总是外头奔波,逢年过节也不一定能够回来。我如同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一般,缺少了父亲的关怀,但是很早就培养了自立的习惯。但我十分感激我的老师们,也是老师的家访,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虽然我已长大,但过往的回忆依然留存。留守儿童的教育,还是由老师肩负起了十分重的责任。这时我回想起了那么一个比较经典的比喻,老师就是园丁,学生就是嫩芽,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去栽培嫩芽,呵护他们长成参天大树。正如李商隐诗中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原来的留守儿童,我十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呵护与关爱,也感谢家访,能够让我们留守儿童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一步。 不久之后,我将再一次踏上讲台,面对这这一群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充满了对未知的害怕。在家访过程中我对孩子有所了解,在教室之中我又是另一副新面孔——老师。我期待着,我也彷徨着,但确定的是,我将会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去教育我的学生,用我热情的心去感化我的学生!(通讯员 粟永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