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大学子赴红庙——继往昔英烈英魂,承万世红色精神

来源: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喆

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

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为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响应新时代主旋律号召,安徽大学法学院何骏、文学院朱子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喆、外语学院张瑞、经济学院丁悦组成了“承梦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决定以“继往昔英烈英魂,承万世红色精神”为主题,在成员家乡——安徽省无为市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家乡红色旅游基地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为红色文化和新四军精神的传承出谋划策。

实地调研,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无为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曾为马蹄萧萧,战火纷飞,兵家必争之地;也曾为硝烟漫漫,红星闪闪,新四军第七师成立之地。因此可以说无为市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践伊始,“承梦星火”团队便走进了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瞻仰了曾希圣、张鼎丞、谭希林、傅秋涛将军的雕像,参观了“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第七师”、“第七师健儿驰骋皖江”、“永远的丰碑”等八个展厅。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历史文物,都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史,其中对一些生动的历史场景的还原也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成员们通过参观纪念馆和新四军七师旧址,直观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乐观精神和英雄气概。毛主席说过“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因为英烈们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地与敌人斗争,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不忘国耻,永远缅怀英烈,继续弘扬新四军精神。

发放问卷,红色文化走进大众。除了进行实地的调研之外,“承梦星火”团队还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丰富调研成果。七月的无为天气闷热,但是团队成员的热情却并未因此减弱。一方面,团队在无为市西大街发放纸质问卷,随机抽取路人填写;另一方面,团队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宣传电子问卷,号召大家积极填写。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承梦星火”团队较为完善的调查了大家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团队成员发现,大家对红色文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大多停留在了了解浅层知识的阶段;而且,市民们主动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因此,这既需要政府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也需要市民个人增加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市民们认为当前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还有不足的地方。对此,队员们经过细致讨论,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清明节祭扫活动,模拟“铁军毅行”活动等。问卷所体现出的情况,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当下人民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能为无为市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面对面访谈,发现红色旅游基地发展中的问题。“承梦星火”团队采访了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村委会主任,以期了解红色旅游基地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采访结束后,团队对主任的话做了整理。海云村目前在筹划的项目有“七师记忆”(复原大江碑、造碑厂和兵工厂等建筑),复原蒋海云烈士故居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土地指标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建设工作陷入瓶颈期。在经济效益方面,海云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缺乏特色的文旅产品致使游客的消费欲望较低。至于文化效益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而且,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原本应当是旅游旺季的暑假,游客却相当稀少,甚至出现空无一人的尴尬场面。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深刻认识到,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和投资的力度,让红色文化在人民群众内心落地生根。

六天的调研转瞬即逝,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承梦星火”团队精诚合作,团结互助,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暑期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锻炼了队员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对队员们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任重而道远。希望“承梦星火”团队的点滴努力,能够让历史中的红色文化基因活起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循企业盐碱改良之路,探可持续发展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区贡献。为探究盐碱地…
北京科技大学文心之川语蜀心小队采访非遗蜀绣传承人孟德芝老师实录
品非遗之酒,赏蜀绣之美2022年7月25日14:00,川语蜀心小队采访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老师。小队主要采访了有关蜀绣传承与新时代的发展、蜀绣与民间…
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初心使命
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初心使命为了了解人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2022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助力乡村实践,践行初心使命”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对做完核酸的路人随机进行采访。为了可以具体的…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走进未来乡村
在响应共同富裕号召,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今天,数字化改革正在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形态。为调研数字赋能乡村,感受因村制宜、以人为本的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生活,2022年7月8日,…
希望小屋爱心之行
希望小屋爱心之行2022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初心使命”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该地为进一步推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将要举办希…
望来路,踏新程|红色信使寻访实践团实践第三弹
【红色信使寻访实践团】2022年8月3日,今天是食品科技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我团队成员高冉于今日走进家乡红色基地,深刻学习红色文化,深入了解红色精神。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烈…
北京科技大学文心之川语蜀心小队采访民间非遗文学甘嫫阿妞传承人贾史帅波老师实录
传承精神和文化应代代相传2022年7月28日,北京科技大学文心之川语蜀心实践团在线上,使用腾讯会议的方式对甘嫫阿妞的传承人贾史帅波老师进行了时长为54分钟的采访,贾史老师为人情切,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数字赋能,杭乡未来
在响应共同富裕号召,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今天,数字化改革正在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形态。为调研数字赋能乡村,感受因村制宜、以人为本的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生活,2022年7月8日,…
望来路,踏新程|红色信使寻访实践团实践进行中
2022年8月3日,食品科技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实践团暑期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小队成员牢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继续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稳步进行。小队成员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
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社区,为老年人普及眼科医学知识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助推眼科知识进社区,提高全民爱眼意识,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睛”彩“视”界社会实践团队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的协助下,秉持“先培训,后科普”的活动原则,向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