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外三下乡:毒患不停,国无安宁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丁杰

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3日电(通讯员 丁杰)

为响应国家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禁毒重点整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开展202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起以“青春不‘毒’行,禁毒保安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项目。

7月16~17日,该项目实地调研小队先后去往西安市长安区万科广场、西安市长安区政府、西北政法大学周边街区开展线下采访活动,了解各年龄段对于毒品及其危害的认知,以及对于国家禁毒教育工作的态度和对于所在社区开展相关禁毒宣传工作的评价。

7月18日,实地调研小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参观了所内的总控制室和禁毒教育基地。并通过采访负责民警和问答环节了解到当前禁毒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人认为,吸毒分明是个人行为,有危害也是对于吸毒者自己,与旁人无关,为什么我国法律将它认定为违法行为呢?岂不是小题大做?

首先,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它不仅会破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更会毁坏家庭,诱人犯罪,危及社会。这种能使人形成瘾癖的东西,一直在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超过1400万名,30岁以下青少年占70%。 毒品低龄化现象令人唏嘘。花一般的年纪,一旦沾染上毒品便瞬间枯萎,令人惋惜。所以国家法令禁止吸毒是合情合理。

其次就是历史原因。我国从清末就饱受毒品之害,鸦片侵蚀国人的健康、国人的精神、国人的财富,一时间兵无斗志,将无战意,再加上武器的落后,根本无法抵挡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国耻犹在,如何能忘记?

更何况,国际禁毒活动早己开展了百年。1909年2月,在上海举行了国际禁毒史上首次国际禁毒会议——万国禁烟会议。此次会议由美国倡导,中国为东道主,中、美、英、法、德、日、荷、葡、俄、波斯(今伊朗)、遲罗(今泰国)等13个国家的代表就禁止鸦片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上海万国禁烟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多边性的国际反毒禁毒会议,并揭开了国际联合反毒禁毒的序幕。这次禁烟会议第一次确认鸦片等毒品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禁止,第一次唤起了各国政府对毒品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6月3日起,共进行了23日结束,故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的的禁毒力度和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国始终对毒品问题持严肃态度,坚决反对吸毒行为,有力打击制毒、贩毒等恶性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

可是,即使深知毒品危害巨大,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因为一次的好奇而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有人为了牟取暴利,无耻地践踏着社会道德与良知的底线。殊不知,世界上有多少缉毒警察、禁毒人员在和毒品斗争的战场上付出了多少的血汗,甚至是他们的生命。也许我们不能冲在禁毒的前线,但认识毒品、拒绝毒品,不也是在源头上给禁毒帮了大忙吗?

所以, 我国大力发展禁毒宣传教育事业,其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禁毒信息、毒品危害和吸食后对人体的伤害。从而提高警惕性,提高预防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禁毒教育基地令人大开眼界。禁毒教育基地设计展厅量使用了高科技手段,运用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R、弧幕投影合、投影互动等多种高科技数字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做出了一个视觉、触觉、听觉多重震撼的高科技的综合展厅,加强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宣传力度,从多个角度让参观者感受毒品的危害,将拒毒、禁毒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树立禁毒意识,自觉毒品和参与禁毒斗争。

国家禁毒,人人拒毒,社会稳定,人民幸福。远离毒品,就是保家卫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红色革命足迹,锤炼坚定信仰之基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这都是作为一个当代…… 李依谕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追溯红色革命记忆,勇担时代青年大任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精神。凝神静思,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抵御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近革命展区,重温峥嵘岁月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那张扬而又炽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聚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重走红色爱国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之魂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的壮美诗篇。为……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宣扬革命底色,传承红色基因

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与职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四史”,传承红色……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当代榜样,深化方向引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高校弘扬与践行红色基因的主力军,为担负起弘扬革命……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阅读先辈遗作,感悟革命精神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透过历史烟云把握特点规律,感悟峥嵘岁月获得智慧启迪,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是……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了解革命事迹,追忆奋斗往昔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加强实践活动的先进理论指引,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红韵风华寻迹队成员于山东省威海市……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禁毒战场的铿锵玫瑰:女性力量在禁毒中起到重要作用
禁毒战场的铿锵玫瑰:女性力量在禁毒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日电(通讯员张晶)为了更好的了解禁毒警察在禁毒中的工作内容和了解对于女性禁毒难易程度的探索,同时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毒品的防范意…
青苗学堂:“行走的科学”实践队探访实践基地
7月9日,生命科学学院“行走的科学”社会实践队走进菌菇种植基地,探寻STEM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上午10时,实践队抵达基地后,永康市尚逸基石科技有限公司的程方桂老师带领大家实地参观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四)
本网讯(通讯员李昂/文)为协助抗疫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在家乡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精神力量。21级农学10班李佳乐同学放弃自己悠闲的假期生活,投入…
下好物业党建“一盘棋”,画出党群最大“同心圆”
2022年7月3日,红管先锋实践队队员深入日照市典型物业公司及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海恒物业的红色发展模式下居民的生活。日照市将党建引领贯穿小区物业管理全过程,创新建立“党建+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三)
本网讯(通讯员赵瑛琳/文)为发挥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家乡的抗疫防疫工作,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在返乡后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在七月份的全…
青苗学堂:生命学院“行走的科学”实践队探访菌菇基地
7月9日,生命科学学院“行走的科学”社会实践队走进菌菇种植基地,探寻STEM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上午10时,实践队抵达基地后,永康市尚逸基石科技有限公司的程方桂老师带领大家实地参观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二)
本网讯(通讯员闫梦雨/文)为帮助防疫工作更好的进行,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加入家乡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出一份力量。为有效控制家乡疫情,生物科学21级4班陈晓阳同学…
“滁院学子走进皖东茶乡“井楠村”,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安徽旅游民宿发展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热点。民宿作为住宿业的一种新业态,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旅游为民、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创…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一)
本网讯(通讯员 符小雨/文)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返乡后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担当,合力筑起共同抗疫的坚实堡垒。…
青春无限 意在奉献
这个假期,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了,但我还是能体会和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我们才能的好渠道;同时也是提升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