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的首要态度、基本原则和重要责任。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022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喜迎二十大,丹墨颂党恩”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华融社区展开了垃圾清理分类和号召居民主动保护环境的工作,力求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基层出发,观百姓态度
2022年7月10日至13日,实践队员随社区工作人员奔赴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华融社区北山公园、五一广场、水景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地区进行随机采访,希望能够真正实践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在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不同工作领域或政治面貌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都有不同的态度。例如,一些在学校受过垃圾分类方面知识教育的孩子对垃圾分类工作不但有着积极的态度,甚至对各种相关知识了如指掌。而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硬性要求,是不会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分类的,通常都是把垃圾随便扔进一个垃圾桶。”在走访百姓时,实践队员得到了一个居民们不注意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一开始很多居民已经注意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但是在把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投放到垃圾车里时,垃圾还是混合运输,长此以往,居民们便不再将垃圾分类。通过对市民的调查,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了加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官民同心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从基层出发,营环保氛围
实践队员所在社区的中年人较多,但是多为“上班族”,大多都是早出晚归,所以在他们上班不在家期间,基本都是“老年人带娃”模式,所以社区人员总体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相关知识获取较少。因此,实践队员帮助社区工作者展开了宣讲活动,通过“听宣讲、答问题、领鸡蛋”的形式高效率且强效果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在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前思考一下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里。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老年人和儿童的学习兴趣,最后实践队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把社区内散落在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并正确投放在了分类垃圾桶中。
从基层出发,加强宣传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为更加大力弘扬环境优化思想和必要性,实践队员在随社区工作人员前往核酸检测点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引导人员工作的同时,会定时不间断向前来做核酸的百姓宣传垃圾分类投放、有垃圾袋就带下楼等常识,并且在前来做核酸的居民中挑选积极负责任的居民和志愿者共同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坚持每天检查并且公布检查结果以及不达标的居民单元楼,每三天便进行一次总结评比,真正做到了全过程有记录、有评比、有反馈,极大的调动了全社区职工的积极性。
2018年5月,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此时人们的要求不止是物质上的满足,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健康,与此同时,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长时间的发展趋势。针对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不同态度,实践队员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小举动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呈惰性态度;二、垃圾分类后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三、一部分人不是很了解什么垃圾属于什么类别,或者所在社区里只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垃圾桶等。其实,垃圾分类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继续进行下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黄金”,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垃圾分类、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