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建军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下午两点,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家里出发赶往杜岗村。杜岗会师纪念馆位于西华县城北4公里革命老区杜岗村。1992年西华人民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教育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杜岗会师事件发生地杜岗村建纪念碑一座。2012年,扩建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展厅,20多米浮雕墙,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广场、绿化等,形成占地33.33亩的红色旅游景区。
进入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彭雪枫将军的一尊雕像。彭雪枫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威武雄壮。这个雕像彰显的不仅仅是彭雪枫将军英勇无畏,驰骋疆场的英雄气概,也是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飒爽英姿,当我看到这里时,我的内心是喜悦的,是自豪的,是敬佩的,是……
往里面走去,矗立在我们前面的一座大型塑像。这个塑像记录了1938年10月,在杜岗会师整编后,新四军抗日先遣队的主要领导,也就是当时新四军抗日游击支队主要领导人的塑像。这里有参谋长张震,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政治部主任肖望东。他们所领导的抗日军队在这里整编后,成为新四军抗日先遣队,他们就义无反顾地开赴抗日战争前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在这场保家卫国反击倭寇的战争血泪史中,他们的名字,深深地烙在史书上,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千千万万的新四军战士。
在塑像之下,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奋力杀敌的英勇画面。在他们的身上,我似乎看到那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尽管他们已经沉入历史的涛涛大浪中,但,其身死而神不逝,我们要沿着他们的革命足迹,缅怀他们的峥嵘岁月,传承宣扬其革命红色文化,让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承。
在杜岗会师纪念展览馆,里面陈列着红色文化宣传画,储存着许许多多的文史资料和先辈留下的历史印迹。
我看着一幅幅映像一列列文字无不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历史,在当时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日本法西斯抗争中,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我们的先辈是怎么样顽强生存下来并给予敌方重创,我看着三方会师的远征路线,看着文献勾画出严峻的战局,除了当时我党的英明决策,还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地的地方也贡献着力所能及的支援力量。
我凝视着战士们当年陪伴他们度过历史的器具,斑驳的痕迹不仅是时间的冲刷也是战争在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伤痕………
仰望着这块杜岗会师纪念碑,它是杜岗会师这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是最有力的见证,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而已成为一座红色文化的象征,化作我们心中的精神支柱,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源泉。
站在高大肃穆的纪念碑前,我肃然起敬。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搏来的。我们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那段历史,不能忘怎敢忘,请铭记,铭记在战争陨落的每一个生命,铭记时代的呐喊与意志的坚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齐头迈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我们要续写新篇章,带着先辈的夙愿,那段历史,并不在路的后面,而是时刻在我们的身边,面对历史与这个世界,乃至这个社会,甚至只是我所在的这方寸土,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不只是我,而是千千万万的我们,每个都是一粒微光,当微光唤醒微光,微光去呼应微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光所聚,照亮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供稿
撰稿人:王家琪 联系电话:19858783399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6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