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驻,乡土振兴:赴含山南考察凌家滩遗址及遗址周边村镇发展现状,探索“遗址——乡村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道路
本网讯(通讯员 杨梦宇 王梓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的有机结合。为探索凌家滩大遗址保护利用前景,从文化遗产和乡村自身基础利用角度构建“遗址——乡村文化发展共同体”,调查遗址周边村镇发展现状,7月3日至6日,我院21级本科生“乡土凌家滩社会实践小队”在江小角老师的指导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含山南部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对凌家滩遗址及遗址周边村镇,如铜闸镇长岗村、太湖村(八姓村)、运漕镇展开了走访考察。
7月3日,实践小队首先来到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介绍下,了解并记录了近年来凌家滩遗址在建设文旅产业,完善配套设施方面的情况和数据,聆听了遗址公园对于地区保护、开发以及未来打造文化IP的远景,共同构设其对与促进乡村振兴所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遗址,并对遗址管理处丁燕主任进行了采访,进一步获取大遗址目前的保护利用情况,并提出了凌家滩村搬迁、考古发掘、人居环境状况、当地人口外流和在遗址公园的就业情况等几个问题,皆获得了详尽的信息和解释,对于团队初步认识凌家滩大遗址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关联性和发展潜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月4日,在铜闸镇政府的协同帮助下,队员们来到了长岗村党总支,对长岗村两位村书记以及前任副书记、在会议室内村干部进行了对话交流,总结整理了凌家滩遗址对于村落的影响、村落经济结构、集体经济等发展现状、民俗风俗及发展阻碍因素。
在有了对村落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团队成员进一步登门访问了长岗前副书记、“中国好人”王启志同志,他以凌家滩村搬迁工程带头干部的视角为队员们讲述了当年遗址搬迁背景下的种种挑战和收获并表达了他个人的看法观点。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旅游资源,队员们于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红色旅游点——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经过一天的调研,队员们不仅对长岗村搬迁历程、振兴现状、未来规划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且进一步认识了除凌家滩遗址以外的长岗旅游资源,感悟了红色基因。
7月5日,实践队受邀参观了聚焦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安徽省暨马鞍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活动现场,队员们有幸对含山民间扎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诗诚老先生进行了采访,体会到含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总结《含山传统文化一览录——乡村民俗》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文化促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随后,队员们奔赴太湖村,从几位驻村干部口中,我们了解到了太湖村从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嬗变,太湖村以巩固脱贫为提纲,以文化宣传为助攻,利用当地文化自然资源,发展文旅事业,促进乡村发展。
当晚,在提前联系的情况下,团队邀请并采访了马鞍山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含山妇联执委、八姓村青舍民宿创办者任荣女士。“要把民宿经营好,需要充分利用周围资源,让村民切实参与进乡村建设,这样才能走好乡村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她合理利用凌家滩遗址公园、太湖山景区等自然资源,走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文旅结合的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道路。
7月6日,为了探寻“运漕——凌家滩——太湖山”三点一线旅游经济带建立的可行性,团队前往运漕镇,对镇政府工作人员及古镇李鸿章当铺讲解员进行了交流沟通,获得了基本数据并了解整理了当地规划和文旅特色。
线下实践结束,实践队返回家乡,开始线上实践部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对于凌家滩及其周围地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探寻建立“凌家滩——含山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创新型路径奠定了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