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八一建军节•湘大艺术团手绘将军画报致敬先烈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三翼·青媒融媒体

百年前,风华正茂的青年救亡图存,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3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将每年8月1日设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个决定。从此,“八一”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图为人民日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海报)

战争年代,中国军人们为守护祖国河山、解放人民、创造光明美好的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不久前,湘潭大学艺术团赴平江县红色旅游推广与艺术转化调研团前往岳阳平江进行研学。作为全国四大将军县之一,平江诞生了52位开国将军。调研团参观了平江起义纪念馆、彭德怀铜像广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采访了烈士毛简青、余贲民、喻杰后代、光荣在党五十年党员。重温那段心血沸腾的历史,追忆当年革命的艰难历程,学习各位前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图为调研团成员参观平江起义纪念馆合照)

解放军将士们奋不顾身以烽火绘就革命伟业,以生命挽救壮丽山河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红色基因,利用所学来为革命文化做出贡献,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湘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结合调研成果,选取平江籍将军创作了两组将军画报,赞颂先烈们英勇果敢、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同时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表达最深挚的敬意!

第一组

(图为调研团成员所创作将军画报)

海报创作者刘玉婷、孟依曼表示:本组画报以人物事迹为主,将军们多为参加过反“围剿”以及四渡赤水等各类战役的战斗,海报整体采用暖色调体现出将军们对红色革命的坚定,图中的唢呐、油灯等意象表现了军人们在战争时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中国军人不屈不挠守护着国家的领土与利益信念的体现。

第二组

(图为调研团成员所创作平江籍将军画报)

第二组对人物画像进行创作,画报作者舒宇翔、罗懿运用手绘风格把将军形象表达出来,这种风格生动活泼,画面整体简洁,表现出将军的朴实形象同时具有亲和力,使整体画面更具有吸引力,用年轻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得大众熟知军人形象。使用复古配色和暖色调,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中国军人之间相互依赖信任的良好氛围以及革命前辈们对红色精神的坚定信仰。

(图为部分平江籍将军照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守护中国人民的钢铁长城,也是最可爱的人。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以铁拳回击豺狼;也在和平年代中守护着家国、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抢险救灾还是疫情危情的第一线,每当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总是有他们逆行的身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书写人生、创造历史。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当代青年应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党的期望,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民族梦想,时刻准备着,用青春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历史华章。

通讯员:刘玉婷林雨昕

画报设计:舒宇翔孟依曼罗懿刘玉婷

指导老师:张月朗彭靓

(责任编辑:袁芊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0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那年夏天,那个海岛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那年夏天,那个海岛2023年的夏天,“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来到湛江市硇州岛开启了为期14天的三下乡支教和政策宣传之旅。作为宣传组的一员,我几乎跟随见…… 黄钰瑜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青春不散场,惟愿总相逢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青春不散场,惟愿总相逢“老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老师,你们下一年还来吗……”7月15日上午,留念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 黄钰瑜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趣味手工折纸初体验——拼色折纸陀螺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趣味手工折纸初体验——拼色折纸陀螺7月14日下午,“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的老师解晨为潭北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节趣味手工折纸课堂——拼色折纸陀螺。…… 黄彩虹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人在青春,花在盛夏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人在青春,花在盛夏时间像离弦的箭,匆匆而过;时间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暑期由岭师学子组成的“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来到硇州岛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 姜雨欣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用爱心温暖他人 用自强崛起梦想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用爱心温暖他人用自强崛起梦想2023年7月14日,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在硇洲镇谭北村委会举办了一场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 李怀龙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地理课心得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地理课心得作为地理课堂的小老师,我有幸能够向学生们科普地理知识知识。地理课是初中才会开设的课程,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地…… 伍聪慧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前往谭北村委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会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前往谭北村委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会7月14日上午9时,为扩大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普及力度,使资助政策深入农村基层,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在湛…… 黄钰瑜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资助下乡,政通万家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资助下乡,政通万家经过几天的精心的筹备与计划——实地踩点、政策宣传培训、联系硇州镇镇长及相关宣传人员和各村村委干部,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 黄钰瑜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披星戴月逐梦路,整装待发势必行
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阜阳市朱沟小学“助力双减,快乐不减”千方爱心学校暑期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十六位队员组成一支队伍将持续为期20天的下乡支教活动。7月5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千方爱心阜阳朱沟支教…
社会实践活动图集
社会实践活动…
【曲师大为爱启明调研团】以爱之名 向阳而生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1日电(通讯员任怀雅)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硬件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教育资源的发展还不平衡。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教育类教师和教师团队…
【曲师大为爱启明调研团】以爱为名 守护成长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1日电(通讯员任怀雅)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加速,对农村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教育管理面对新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创新教育管理,成为当下农村教育改革亟待解…
走进荆楚大地,传承非遗精神
为了更好地感受荆风楚韵的魅力,6月17日清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荆州实践组来到了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与非遗来一次心灵交流。这天阳光正好,空中飘着迷迭香的气味,热气…
走进荆州博物馆,感受非遗传承之美
为了探寻荆楚文化精神,弘扬中华文明之美,6月17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荆州实践组来到了荆州博物馆进行参观。荆州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馆内展品不胜枚举,来往游客络绎不…
安徽学子三下乡:浓浓支教情,久久同行路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电影。点击播放时一帧帧画面切过,是一群人跋山涉水奔赴乡村学校,是一个团队为爱集结,为青春正名。至7月23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阜阳市朱沟小学“助力双减,快乐不减”千方爱心学校…
制作磨鹰风筝,传承文化薪火
为了深入了解荆楚文化,感受荆风楚韵的魅力,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荆州实践组来到了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参观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磨鹰风筝非遗传承人孙宏成学…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线上宣讲会
2022年7月29日,湘潭大学法学学部赴上海市及湘潭市“党史团史”理论学习与宣讲团召开了关于法治建设的线上宣讲会,通过宣讲感受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
濒临绝迹的荆楚贝雕
中国青年网荆州7月7日电(通讯员朱汉民)淡水贝雕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湖北地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为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