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什么都没有,但是还是想为党、为社会做点事儿。”刘在于如是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苗子不忘党育恩。作为一个老党员,刘在于希望自己能够发挥余热,为党和村民继续奉献。
刘在于今年74岁,是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的一名老党员。他于1966年加入共产党,走过了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到今天,他见证党领导下的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了繁荣富强。服务过三代人的他,至今仍为党和人民奋斗着。
7月9号上午,调研小组走进刘在于家,赫然入目的是一副红色对联“党恩播福泽,九州昌盛千家乐;国策赐祯祥,百业兴隆万里春”,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老党员对党恩的感激与歌颂。正在打扫卫生的他看到组员后,热情地搬出板凳给座,坐下和组员们聊起了自己的故事。
“我是从革命年代那会儿过来的,参加过农业生产社、人民公社运动,那会我还是个生产队队长,带着村民一起干活,响应政府的号召。我是个党员,做这些事我就觉得特别有荣誉感,特别有成就感。我知道,跟着党走总是对的。”他回忆说,言语中无不透露着过去身为党员的骄傲自豪。据了解,刘在于的大半生都投身于党的基层事业,在社会最基层为人民服务。当被问到是什么让他能够坚持的时候,他的回答也非常简单,“我是党员,当然要有一个党员的自觉”。刘老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农民的淳朴和党员的优秀品格,令人感受到那时候老革命军人党员的特别底蕴。
虽然是一名农村退休老党员,但刘正于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他告诉我们:“我感觉自己和党是同在的,我应该有一种担当。虽然我干不了什么大事,但村里村后有事儿我都会帮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踏踏实实在基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是刘老的初心。他大笑着说,自己人老心不老,在基层服务的道路上,还可以向前走很久,“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做他们的盐。”他愿意散发余热,发出余光。
“他人特别好,好多年前我们就是一个生产队的,那时候他领着我们干农活,大家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都找他,他总是特别积极,永远干劲十足。但他家里有困难却不会说出来,说是不想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刘在于的邻居告诉调研小组,刘老总是想为大家做点事,把党恩挂嘴上,回报社会。“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他乐于助人,不忘党恩的精神感动了大家。
一年前习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求共产党人不忘奋斗精神,永远保持赤子之心。五十年的的时间,任由时光蔓延,岁月侵蚀,直到满脸沧桑,两鬓斑白,刘在于都奋斗在基层。他的党员之路,没有休止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