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与岗位科学家同行,探房县食用菌产业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杨天旭 雷鑫 黎立

与岗位科学家同行,探房县食用菌产业

7月19日至26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暑假社会实践团在我院教授、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边银丙老师的指导下,来到房县两大食用菌产业园区。实践团通过深入食用菌企业生产一线,参观食用菌栽培基地,学习食用菌生产流程,了解食用菌产业链结构及相关政策。

走进房县小镇,探寻香菇产业

7月19日,实践团来到房县沙河乡火光村的湖北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是房县沙河乡“香菇小镇”产业园建设的龙头企业。公司以“小香菇大产业”为发展理念,坚持科技驱动,着力提质增效。公司采用食用菌产业发展“三统一分”的工厂化生产新模式,统一制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分散管理。拥有集自动化制棒,中温灭菌,开放接种,大棚培菌,全年大棚出菇,冷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流程。

在参观养菌大棚时,实践团还体验了割袋、除草等生产相关操作。割袋即在菌棒封口的位置,用小刀划出一个倒“丌”字的缺口,目的是让菌棒能够透气,有利于菌丝进行有氧呼吸,以便于后期更好的出菇。实践团成员杨天旭在亲身体验后感慨道:“虽然割袋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上手后才发现握刀的手法,割的位置其实都挺有技巧和学问的,如果没有经验很有可能会割到自己的手。而且全部菌袋都要由人工一个个来完成,今天也真正体会到了养菇人员的辛苦与不易。”

发展菌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7月22日至25日,实践团来到位于房县土城镇的房县天禾菌业开发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所生产的黑木耳和羊肚菌两种食用菌展开调研。据了解,公司作为当地食用菌龙头企业,积极相应国家政策,致力于降低食用菌种植成本,保证质量,提高产品收益,带动农户脱贫。

在总经理汪远飞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食用菌生产线,走进栽培基地,参观液体菌种的生产流程,了解两种食用菌的栽培方式。参观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该公司的黑木耳生产线已实现了半自动化。一方面,通过机器的自动充填、插棒,统一传送、上架,最后进行高压灭菌来完成菌包的生产;另一方面,公司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培育液体菌种,扩大菌种数量,而后实现规模化生产。羊肚菌则是房县食用菌产业新的希望,其具有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汪先生介绍道:“做羊肚菌就像种小麦一样,将菌种撒在地上,盖起来,一周以后菌丝会生长出来,再将外源营养包覆盖在上面提供营养,保证生长。”

农户调研会上,当地食用菌种植户纷纷表示,希望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助推产业发展,繁荣当地农业经济。

与管理层对话,展大学生风范

实践最后一天,实践团同房县农业局三位主任、汪远飞总经理和刘德育老师开展了座谈会。房县农业局杨主任表示:“对实践团成员七日参与的社会实践给予充分地肯定,并且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食用菌专业人才走到生产一线、能够加强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房县农业局孟先生和刘德育老师也表示出能够引进更多人才、促进本地食用菌发展的强烈愿望。

实践团队队长闫雨萌在会上表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共同的努力,大学生需要做的是发现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建言献策。”

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亲眼看到了房县两大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流程,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更看到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在政府的领导,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以及一代又一代参与食用菌生产一线人员的辛苦努力下蒸蒸日上的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必将不负“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校训,为未来的中国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暑假社会实践团 杨天旭 雷鑫 黎立颜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暑假社会实践团 闫雨萌 王钰鑫 毕灵瑞 凌体粲 王的立

审核: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边银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7月17日薪火相传学党史,生生不息筑未来小队嘉应站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嘉应观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是我国唯一留存的集宫、庙、衙署为一体的清代官式…
湖北学子三下乡:编程进校,爱在“云”端
2022年7月28日,为普及乡镇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志愿服务团队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教模式。其中20名志愿者来到湖北省雷公镇中心小学,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普及…
7月18日黄骅烈士陵园社会实践
黄骅烈士陵园原名黄骅县烈士祠。2000年迁建于现址,并正式更名为黄骅市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10656平方米,纪念展厅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陵园记载了902位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广场大门牌匾上书“黄骅市…
薪火相传学党史,生生不息筑未来小队在二七纪念塔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薪火相传学党史,生生不息筑未来小队在二七纪念塔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走进二七纪念塔,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根据统一安排,薪火相传学党史,生生不息筑未来小队队员于2022年7月18日参观河南省郑州市二七纪…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开展卫生整治,共建美好家园”活动
为了解乡村卫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7月10日,生命科学学院“助乡村振兴,梦田园风景”社会实践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举办“开展卫生整治,共…
南水北调工程·调研在淅川
南水北调工程·调研在淅川——“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规划”实践队“丹江水悠悠,蓝天共渠首”,2022年7月9日,“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规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来到南水北调中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调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调查——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2022年7月8日,水利学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规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为了对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问题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进行…
地球我的家,环境靠大家——淮师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保护环境有利于增强…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爱与教育的开端
为响应国家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加强乡镇基础教育,也为了报效祖国,传递爱心,提升自我,实现价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于2022年七月份组织了“云上慧”志愿服务团队,由130名志愿者对接湖北…
三下乡实践纪实:七月云上慧,征程已启航
为响应中央积极开展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也为了贯彻国家方针,振兴乡村教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志愿服务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从2022年五月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