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与中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日前,华中农业大学团委组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内蒙古、北京、贵州、河南、辽宁、山西、浙江多地红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探寻红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的计划。
7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多地红色基地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会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五一会址是一座青砖建造的厅堂坐东朝西,五一会址因1947年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而得名。该厅堂建于1935年,曾是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礼堂,东蒙军政干部学校礼堂,后为内蒙古党校礼堂。1986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新维修。1995年被列为内蒙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一会址坐东朝西,东西长94.5米,南北宽24.7米,建筑面积708.50平方米,占地面积2334.15平方米。沿路,成员们通过线上直播、线上交流会的形式一起回顾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争取解放的历史。
古朴大气的灰色建筑外观映入成员们的眼帘,分别用蒙文和汉字书写的“五一会址”悬挂在棕色大门上方。接着是一幅叫做《五月的曙光》的油画,真实再现了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的庄严时刻。会址内陈列的“兴安地区革命斗争史实”展,共展出图片﹑实物300余件,真实记录了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争取解放的历史。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一封封书信、一件件实物、一张张手稿,进一步认识蒙古人民参与、支持祖国革命事业的历史,感受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坚定的信念和步伐以及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其目标之强,决心之坚定,让人肃然起敬。398位代表凭借对党组织,对人民的绝对忠诚之心,凭借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敬仰,齐聚谋业。经过学习,成员们感悟:“中国人民始终应建立坚实的信仰,跟随党的脚步,响应党的号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结果,他们敢于拼搏,不畏牺牲。”
文字记者: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红色基地实践团 邱云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