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建设行动,探索闲置宅基地多主体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的发展,6月18日至22日,安徽财经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恬阔村舍行”赴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杜郢村开展调研活动。
林希元曾言:“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组织下,2022年暑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开展。我们团队以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杜郢村为例,利用假期时间实地调查了乡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相关情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第一天,我们在禹会区长青乡杜郢村村民委员会集合,村委会内环境干净整洁,墙面上张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一些村委会办事流程、优秀干部事迹等。上宏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的项目负责人表示上宏村的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目前展开的并不顺利,上层建筑的调整对于基层政策的落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基层的政策没有很好的得到与时俱进的修改、基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了宅基地盘活利用相关的一些政策无法得到落实。没有政策理论的指导,实际的工作更无法展开。理论指导着实践,但切实可行的理论是需要从实践出发去制定的,并需要经受实践的考验。我们做事情不能纸上谈兵,凭空去写计划,而应该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实践与考察,立足实际设计出有利于实践发展的计划。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接下来两天的实践我们顶着酷暑,汗流浃背,往往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挨家挨户的敲门做问卷调查。虽然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也吃过闭门羹,或是被看门犬的狂吠吓退。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村中留下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口音方言较重等问题都为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并没有放弃,通过两人或三人为一组进行走访的方式,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并且通过及时的通讯交流信息,使得我们少走了很多回头路和弯路。空白的问卷越来越少,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熟练。
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只是以后走入社会的小小缩影,遭受挫折并不可怕,即便我们被打倒,也需要重新整装继续前进。社会实践为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真正走进社会的宝贵机会,让我们能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切实去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社会实践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下乡了解群众的呼声,更有利于我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0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