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7/25两日,华中农业大学赴台湾、巴音布鲁克、青海湖三地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台湾小组进行两天的夜间实地考察,纪录与统计蛙类7月的分布与数量,同时督察新工厂的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两栖爬虫类调查,一般简称蛙调,在台湾是一种常见的监测环境生态的重要指标。台湾的蛙类共有三十一种,分属于蟾蜍科、树蟾科、狭口蛙科、赤蛙科及树蛙科等五科。蛙类属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的外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调节能力并不强,因此,除少数种类外,冬天较难见到牠们。而暑期的现今,正式调查蛙类的最好时机。
图一 水域中的泽蛙
两夜的调查过程中,成员们跟着专业人士下田地、溪流、树林、荒地,只为寻找那些娇小蹦跳的身影。相比白天的鱼类昆虫类调查要花到较多体力去捕捉追寻,夜晚的蛙调更需要用到的是集中力,要在长途徒步中维持高度专注度,在路边、树丛间、泥地上一切可能的地方找寻并观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神,即便不像白天那样在艳阳高照的天里攀爬、跋涉,也让完成了调查任务的成员们疲惫不堪,更是了解到了生态调查的不易。
图二 记录水渠中蛙类
根据带队专业人士,台湾自然研究学会的陈理事长所说,一般调查过程鲜少采用全时全区的地毯式搜索,因为这样的过程耗时耗力,且相当没有效率,所以多选取特定时段、特定地点及特定方法,藉由系统性的标准方法,研究者才能将每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
而此次调查路线与日间调查路线相同,目的为纪录调查处生态环境的蛙类、爬虫类、常见哺乳类的分布与数量,因此选在调查对象生物活动的夜间进行。调查方法则选用彻底资源清查法,即针对一特定样区,进行地毯式搜索,将样区内所有可能的种类与数量全数调查出来;其间,调查时间密集、调查人力众多,能彻底有效地了解该样区之两栖爬虫类组成。针对蛙类采用目视遇测法与鸣叫计数法配合,将穿越线中两侧所目击到的蛙类经过种类判断后记录数据,同时辅以蛙类鸣叫声,了解物种组成、估算雄性成蛙的相对数量,进而估计族群相对数量。
图三 目视遇测并记录
田边能常见泽蛙及小雨蛙、路边以黑框蟾蜍占多数、溪边则常见史丹吉氏小雨蛙,皆为台湾的原生种。而除了这几种蛙类,也常在各地方能见到一种大小中型的树蛙,即斑腿树蛙。
斑腿树蛙作为外来种,与本土原生种的布氏树蛙长相相似,自2006年起扩张速度快,斑腿树蛙的快速繁衍及强适应力使其成为强势种,会与台湾原生种的蛙类,如现今以十分稀少的台北树蛙抢夺栖息地,另外,斑腿树蛙的蝌蚪也会捕食台湾原生种蛙类蝌蚪,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平衡被打破,成为威胁原生种蛙类的因素之一。
图四 树上的斑腿树蛙
然而,破坏蛙类栖息地造成蛙类数量减少的最大原因还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造成栖地的破坏及路杀等。
路杀指在公路或道路上发生的,因动物的窜出或是驾驶的不注意导致动物死亡的情况,在台湾层出不穷,尤其因蛙类较小的体型,更成为路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图五 被路杀的黑眶蟾蜍
由于蛙类的体型小,活动和扩散能力差,因此多半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平地或低海拔山区,中高海拔山区也较不容易见到牠们的踪迹,意即蛙类的生存领域与人类重迭。
台湾不少开发都破坏着牠们的生存栖地,导致自然的荒地破碎化或丧失,包括蛙类现踪的地方附近有河流或沟渠,也因被重度污染,常发生调查发现蛙类踪迹而来年就消失的情况,这是蛙类保育窘况与无奈。
此次的调研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调查新兴工业区对排水及废水的处理,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以此结果提出解决或改善方案,人类与动物生活于同个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实也会造成对人类造成影响,或许是健康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如何去防范对应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人类活动,一直是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此行的经验对成员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体验,培养了研究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外,也激发成员们独立思考,期许未来能够为环境保育这一长久课题做出奉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