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文化凝结着黄河流域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之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过:“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省沿黄文化调研团”各小队队员在家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调研活动,探寻家乡黄河文化的历史记忆。
位于郑州市的陈星春和赵甜甜同学前往了黄河博物馆进行调研,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历史资料,使她们全面、多角度地了解黄河文化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与其当代价值所在。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黄河文化前后已有两千年历史之久,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逐渐形成,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战国时期,黄河就彰显了它在中华儿女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当时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都曾在学术著作中反复提及黄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交通要道以及主要的生产、生活聚集地,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黄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黄河号子”此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千百年来黄河儿女在与黄河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曲调,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态,也是黄河文明孕育出的特有瑰宝。
与此同时,队员们了解到,在人民群众探索与开发黄河资源的历史过程中,治水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古往今来,治水都关系到民生大计。自秦汉以来,黄河漕运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西安、洛阳、开封为中心,东达齐鲁,南通江淮,西至关中的漕运网。同时,黄河也是我国农业灌溉的重要发源处。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人与黄河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是黄河文化得以发展至今生生不息的重要条件。而前人所留下的黄河治理历史资料,为今后在黄河治理与生态发展方面了提供宝贵经验。
其他实践队员走访了新乡市长垣市、原阳县小阎庄村及洛阳市白马寺村。在与村里长辈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黄河文化的民谣与故事。长垣市的许廷安叔叔在接受采访过程时,向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展示了一曲黄河民谣《中国龙》,“一个古老的民族,描绘着龙的身躯。血泪与汗水,蘸满了历史的笔啊!描不尽龙的神韵,绘不完龙的悲喜……啊五千年啊,浓浓的中华情!啊九万里啊,不灭的腾飞意哎!啊呀,黄河滚滚,发出龙的声息!世世代代的追求,深埋在心底,向太阳奔去哎……”虽然距民谣广为传唱的时间已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但时至今日听到民谣吟唱,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黄河儿女心中强烈的家国认同感与对民族复兴最真切的渴望。尽管如今大部分的民谣只留存在于父辈们的记忆中,已不再为人们所熟知与传唱,但歌词中表达出来的民族精神却早已在一代代黄河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走访过程中,一位原阳县小阎庄村村民告诉队员刘贤瑞同学,在很久之前,每到黄河汛期,小闫庄村就会遭遇河灾,那时的原阳黄河滩区到处是一片汪洋。如今政府在河边修筑了堤坝,还建立起三个引黄灌区,让过去原阳人民望“河”兴叹的黄河真正成为利河。前往黄河支流洛河白马寺段沿岸调研的队员陈晨和白元敏同学在与一位老奶奶交谈时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黄河治理措施成效不断显现,在抽沙后河流的蓄水量提升了不少,河流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河南省沿黄文化调研团”实践队员走进家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的深厚底蕴,对黄河历史变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守好文化遗产,做好文化记录工作,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是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与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守住民族血脉之根,让民族文化站起来,走出去,才能更好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