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科学子在行动:探彭水苗乡非遗 习苗家古老技艺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建筑与设计学院 作者:陶湲湲

为进一步挖掘彭水县传统美食文化底蕴,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2022年7月5日上午9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扬帆起航”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实践团来到“郁山鸡豆花”年轻一代传承人苏巧红家中学习苗族非遗美食鸡豆花与三香的制作。

豆花没有豆,吃鸡不见鸡。据传承人苏巧红介绍,郁山鸡豆花因其原料为母鸡肉、蛋,形色均如豆花而得名。相传,鸡豆花为唐代废太子李承乾的丫环可心创造,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现如今也成为郁山最具特色的饮食佳品。“以前,鸡豆花被称为贵人美食,这么贵一只老母鸡,只用胸脯上那两块肉,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起的。”苏巧红说,就连生在传承世家的她,小时候也只有等到过年过节才有可能吃上这道美味。

如今,郁山三香不仅是宴席上必备的珍馐,而且还是享誉彭水的特色小吃。郁山三香因产自郁山镇,其中含有肉香、蛋香、红薯香三种香味而得名;其以半肥瘦猪肉、土鸡蛋、红薯淀粉为材料,将肉切碎后,加入淀粉、鸡蛋、适量精盐、花椒、大蒜、生姜等佐料加入后,拌匀并捏成条状,上笼蒸熟即可食用。

巧红农家乐的主厨苏巧红今年48岁,“郁山鸡豆花”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之一。“我的手艺都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苏巧红说,她的母亲罗明静是罗家郁山鸡豆花第四代传人,制作鸡豆花已有50余年。随着母亲岁数越来越大,“鸡豆花”这门手艺的传承成为家人常常思考的问题。苏巧红中专毕业后,父母商量后以她的名义开了“巧红农家乐”,苏巧红便正式成为罗家第五代传人,整天钻研到鸡豆花的制作上。

郁山三香,因产自郁山镇而得名,以前郁山产盐,又处于汉唐时期汉族制地边沿,古时工商业异常发达,但因交通不便只能依靠水路与外界相连。当时由于路途遥远,各商贾船家皆备干粮于路上食用。于是将红薯淀粉、猪肉、鸡蛋蒸制成团便于携带,食用时切成片状,适当加以芋头、豆腐、豆芽等配料蒸熟即可食用。因其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吃起来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合适,逐渐深受大家喜爱,普及到家家户户。

在学习体验中,苏巧红向实践团成员们详细地介绍了鸡豆花与三香的制作工序。郁山鸡豆花选用新鲜母鸡鸡脯肉,经去筋、剁碎捣烂溶入芡粉水中,与蛋清糕搅匀后,放入熬好的鸡汤内煮熟即可。鸡豆花制作工艺的复杂,技艺的精湛,用料的考究,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劳动与智慧。实践团成员们学习鸡豆花和三香的制作,在身体力行的劳作中感受非遗文化的乐趣。

郁山三香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的制作有很多讲究,首先猪肉要选这种半肥半瘦的猪肉,肥瘦肉比例最好在6:4,这样做出来的三香即不会太干,也不会太油腻。鸡蛋也要选正宗的土鸡蛋,这样做出来的三香才能色香味俱全。三香主要有三样食材,分别是红苕粉、鸡蛋和猪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上调料然后上锅蒸熟。三香在制作过程中,是不能加水的,只用红薯粉、鸡蛋和猪肉按比例混合,加入葱姜蒜盐进行调味。再把制作好的酱料包成条状,放上蒸锅蒸熟。

此次苗族非遗美食的实践体会使实践团成员收益匪浅,不仅感受到苗乡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魅力,更加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当代新青年,要肩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服务进徐家儿童折纸欢乐多

志愿服务进徐家儿童折纸欢乐多——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活动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徜徉数学海洋 激发创新思维

徜徉数学海洋激发创新思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趣味数学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用五彩画笔 让想象迸发

用五彩画笔让想象迸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简笔画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迎徐家朝阳,谱安全序章

迎徐家朝阳,谱安全序章——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安全教育课”2021年7月14日上午9点50分,伴随着自信…… 蔡明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赴徐家镇教育帮

2021年7月13日上午7点30分,“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搬运所需物资和行李,准备前往相隔500公里以外的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 杨嘉丽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2021年7月13日早上7:3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前往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经过…… 陈子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2021年暑期“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前…… 何嘉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2021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走进徐家中心小学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自然科学课,希望能增强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汲取儒家精髓,提升道德修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引领中国…
品味儒风之精华,立文化之根基
当前,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民族的复兴不只是经济的腾飞,更应当是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积累的伟大…
“瓷”“语”团史,共话传承实践队召开“陶瓷知识”线上集体学习—— 了解各国陶瓷文化
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5000年前的先民们就创造了陶器,至夏商瓷器萌芽,汉代已能烧制成熟的瓷器,至今陶瓷仍与我们朝夕相处,丰富和美化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陶瓷不止在中国,世界各国…
河南大学生推普出征,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河南科技学院“语你同行”大学生义务推普服务队线上参加了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中大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出征仪式培训暨实践培训。通过教育部语言应用管…
人科学子在行动:风情苗乡 非遗技艺
为进一步挖掘彭水县传统美食文化底蕴,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2022年7月5日上午9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扬帆起航”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实践团来到“郁山鸡豆花”年轻一代传承人苏巧红家中学习苗族非遗美食鸡…
曲阜师范大学:把握儒家思想精髓,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诚等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儒学是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的创立及发展亦非孔子一人之学问,从上古三代至西周…
把握儒家思想精髓,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作为东方优秀文化的典范,并在长期积累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完善的沉淀,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变革,儒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认知和践行的问题,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儒徳致学实践队于7月3日前往曲…
人科学子在行动:访风情苗乡 习非遗技艺
为进一步挖掘彭水县传统美食文化底蕴,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2022年7月5日上午9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扬帆起航”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实践团来到“郁山鸡豆花”年轻一代传承人苏巧红家中学习苗族非遗美食鸡…
传承千年精粹,修德蕴之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出现官方与民间入学研究相呼应、相促进、相补充、相互动的大好形势,以发掘儒学现代价值为目的是儒学在新时期能够兴起的必然与使然。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7月1日至5…
回顾历史经典,文创促进振兴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建设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兴’火相传,村‘译’盎然”社会实践队伍来到济南市华不注山脚下的堰头村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采访,我们得知了当地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