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别名有鳢肠、旱莲草、金陵草、墨头草、黑口草、墨烟草、莲子草、猢孙头、猪牙草、墨菜等。墨旱莲古称“鳢肠”,最早记载于《唐本草》。据《本草纲目》记载: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称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
另外,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记曰,旱莲有二种:一种苗似旋覆而花白细者,是鳢肠;一种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乃是小连翘也。(连翘分两种,一种为大连翘,另一种为小连翘。)
墨旱莲性寒味甘、酸,归肾、肝经,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之功效,可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墨旱莲还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墨旱莲的传说故事
相传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慕仙道,只要听说哪里有仙山名迹,定要去游览拜访。
开元初年刘简遇到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虚无子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便把他带到自己的药园里参观。
虚无子对他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长寿是可望的。”虚无子指着水池边一种长得墨绿匀嫩的草说:“别以为只有高山上的灵芝是仙草,这水边也长仙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草药,活到百岁而发不白,耳聪目明的。”
临别时,虚无子送给刘简一包药种,让他回去后种在水池或水田边,待苗长到二十厘米以后即可开始服用。嫩时可当菜吃,夏秋可采鲜茎叶煎水喝,每天用本品一百克左右。冬天则用阴干的茎叶,每天三十克煎水饮用。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刘简回家后按照虚无子的吩咐,种植、食用,果然也活到一百多岁而发不白、耳不聋,还能看清书上的小字。因这种植物叶墨绿,药用部位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又因其果实像莲房的形状故得莲名。刘简便给它取名为墨斗草或旱莲草。
典籍记载
《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滇南本草》:“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
《本草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日华子本草》: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
《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理酒顶,化痰,止痒,消水。
《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疾、翳膜。
墨旱莲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产地:主产广东、江苏、江西、浙江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凉;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凉血止血,补益肝肾。可治疗:
墨旱莲的来源和作用
1、牙齿松动,须发早白;
2、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
3、阴虚血热、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
4、外伤出血。
旱莲草的简方、单方
1、治正偏头痛:鳢肠汁滴鼻中。(《圣济总录》)
2、风牙疼痛:用鳢肠草加一点盐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3、疔疮恶肿:将鳢肠草阴干,露一夜后收存。用时嚼一叶贴患处,边缘用消毒膏护住。
4、治小便溺血:车前草叶、金陵草叶。上二味,捣取自然汁一盏,空腹饮之。《医学正传》)
5、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旱莲草子,瓦上焙,研末。每二钱,米饮下。(《家藏经验方》)
6、痔漏疮发:用鳢肠草一把连根须洗净,捣成泥,以滚酒一杯冲入,饮汁,取渣敷患处。病得者三服即安。
7、疟疾:用鳢肠划捶烂,放在手上切脉处,药上压一个钱,币,用布包好。过一段时间,药下皮肤起小泡,疟即止。这也一种灸法。称为“天灸”。
8、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髭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拦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未,瓦瓶收贮,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酒服。(《医方集解》二至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