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变废为宝,秸秆变肉”助力新生态——河南师范大学学子的麦田之旅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张荷洁

2022年7月,由河南师范大学师生组成的“沐豫麦田”乡村振兴调研团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冯庄村进行了为期十天(7月17日至26日)的暑假实践活动。深入调研麦秸工厂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创始人冯经理交流麦秸工厂发展经验,学生们此番实践活动收益颇丰。

微风吹过金黄色的麦田,留下师大学子的气息。阳光普照的大地之下,是河南师范大学师生携手走过的田野。此次实践活动中,调研团的同学们感受到来自冯庄村的热情与魅力。不仅亲自采访了冯庄镇副镇长和创业者冯经理,寻到了乡村振兴的“利器”。而且下田参观生产源头,参观厂房,介绍冯庄镇生态环境状况。同学们认真了解了麦秸厂的生产运营模式,并积极为麦秸厂做好科普与推广,让田地里的每一滴汗水都得到回报。在采访过程中,冯经理向调研团介绍了麦秸产业发展的脉络和工厂的创业历程,具体包括秸秆的资源利用和广大益处。据冯经理讲述,当初村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秸秆的作用,一般采取用尽直接燃烧的办法,但这样加大了对空气的污染,甚至扰乱飞机运行轨迹,影响恶劣。冯厂长别出心裁,想出了一个新思路,将这些秸秆变作饲料,间接节省了喂养牲畜的成本,让秸秆变成了能吃的“肉”,这一新颖的点子为秸秆的再利用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不但如此,秸秆也被用于加工成工艺品,在网站上随处可见的麦秸团扇就是这一资源的再生价值。秸秆工艺品的创作为秸秆带来了新的生产收益,并且还有麦秸做成的手工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麦秸资源的再利用。这样的“变废为宝,秸秆变肉”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为乡镇企业提供新样态、注入新动能,让秸秆厂变得更强更大。

同学们感慨道,“团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麦秸厂是冯经理兄弟俩一手带起来的,走到今天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兄弟俩人依旧坚守初心,未曾动摇。不管厂做得多大多远,他们都一路秉持着内心的坚持,也正是因为兄弟俩心连心,才能够风雨无阻,共同进退。

“沐豫麦田”乡村振兴调研团的同学们还亲自穿上工装与大伯们一起体验流程,调研团的学生徐笛箫穿上工装和大伯们享受了一回全过程,学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是在课堂上完全学不到的知识,这让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工人们劳作的不易,对辛苦付出的长辈滋生崇敬之情。

调研团的同学们还将互联网教学和普通话推广至村镇,向冯庄村的村民们讲解如何制作抖音号,耐心细致的介绍剪辑软件的应用。促进麦秸厂的宣传和经营,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利于麦秸厂发展,这此的互联网教学和推广普通话令麦秸厂的工作焕然一新,有了更高的效率。对此,冯庄村的村民非常感谢调研团的同学们,说这项活动为麦秸厂的销售与经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在调研期间,同学们大展厨艺,为空巢老人做饭,令老人们体会到家庭的热闹氛围,一桌丰盛的宴席其乐融融,拉近了调研团与冯庄村村民的距离。

冯庄村麦秸工厂通过发展草编业带动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沐豫麦田”乡村振兴调研团的此番旅程带着新的收获与成长也圆满落下帷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1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梧桐文化宣讲团三下乡心得体会
7月2日11时我们梧桐文化宣讲团带领小朋友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我们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为让小朋友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和博大,我们对此也进行了…
师范学院 “铭党史守初心,践社观奋前行” 党史纪念馆社会实践纪实
【常熟理工学院7月24日讯】(通讯员:刘云龙)2022年是立足于百年党史的新起点,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氛围,提高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铭党史守初心,践社观奋前行”党史纪念馆…
忆党史:苏州党史学习纪实
【常熟理工学院7月23日讯】(通讯员:马元)近日,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铭党史守初心,践社观奋前行”党史纪念馆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苏州展开党史考察与学习。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在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
南工程手绘乡村暑期支教团队第七次活动
南京工程学院“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暑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2022年7月19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开展第七次手绘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虚心学习,扎根教育
2022年7月22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学,采访白鹿中学老教师钟老师。钟老师提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管理的界线尺度…
迢迢师道路,循循引领人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教师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更加真实地了解当地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和乡村教师的教学经验,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
铭党史,忆初心
【常熟理工学院7月23日讯】(通讯员:李若漪)7月12日至7月20日,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铭党史守初心,践社观奋前行”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苏州市革命博物馆、苏州中共独立支部旧部及淮安党史陈列馆进行党史学习…
担当责任,以德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谈到:“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明确教师职业信念,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
曲园学子三下乡——红色篇章传递革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流淌于血液,焕发于精神。革命精神是指老一辈革命家…
因材施教,以爱助行
考虑到此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毕业后大多数担任小学教师,2022年7月22日上午9点30分,志愿者们有幸采访到有着近三十年小学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