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浙江宁波“薪火相传——科技点亮非遗路”科技赋能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考察调研“非遗”足迹并运用专业技术助力当地非遗展馆的可视化传播建设工作。
寻访非遗传承之路,助力科技赋能之道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转化的号召,结合专业背景向迎接二十大贡献青春与科技力量,7月19日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薪火相传——科技点亮非遗路”省级重点实践团队赴浙江宁波用科技赋能非遗文化,开展“古韵非遗美学与VR科技智慧的超时空碰撞”实践活动。考察调研“非遗”足迹,将所学的专业技术应用到当地的非遗展馆中,科技赋能助力非遗展馆的可视化传播建设工作。
心系非遗文化积累,规划多维赋能路线
在实践的初启之日,实践团队首先进行了非遗展馆融合VR等科技现状的调研。
团队第一天先后前往已经使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海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团队的主要实践地之一的鄞州非遗馆,通过实地调研进行对比学习,从而更好地感悟将专业技术带出实验室,用科技赋能鄞州非遗馆等展馆的可视化传播建设工作。在鄞州非遗馆,实践团队队长姚科与宁波市鄞州区文保中心(非遗中心)主任金琪军先生进行了深度意见交流,获得了充分的认可、大力的支持以及宝贵的指导。
同时,实践团队在场馆中搭建出了基本的VR全景模型,通过全景摄影技术获取了非遗博物馆内部的陈设和结构,初步制作出了VR虚拟非遗馆。在构建VR全景的过程中,成员们抓住机会向正在进行制作的虎头鞋非遗传承人冯香云老师做了简单的采访与学习,为第二天专题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反馈观察调研现状,走近大众学习创新
团队成员在各大区域针对各类人群展开了实地的调研。发放了100份纸质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份。此外,再结合团队网络发布的线上调研问卷,实践团队共收集500多份有效结果,有力地为团队后期的实践提供了大众需求的多层次指导。
心系非遗文献积累,规划多维赋能路线
团队成员前往宁波图书馆积极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文献,结合团队网络查阅的文献资料,做好资料汇总与规整,极大提升了团队成员对当地非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也为后期相关纪录片、MG动画与虚拟导游的制作提供了完备的素材积累。
打通教育美育引导,实现新鲜血液输送
为打造出可持续的项目成果,助力非遗传承获取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省宁波中学与宁中青年领袖社团队负责人孙健锋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巩固实践团队在前期联络中与该校所初步建立的合作意向。最后,孙健锋老师表示,待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结束后,浙江省宁波中学愿意继续维护实践团队关于非遗宣传的多平台账号与相关的VR全景视频以及MG动画,与该校高中生每年固定的寒暑假实践活动相融合,实现以科技为载体带动更年轻更具朝气的一代代新青年投身非遗传承事业。实践团队的技术服务了展馆与高中生,以学生群体乐于参与的方式实施推广,促进更多人认识非遗、学习非遗、研习技艺,为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助力行业纾困解难发挥持续性的积极作用。正如实践团队成员史桓伊在后期总结中说道:“只有一步步都踩得很深,我们的道路才可以越走越宽。我们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的决心不会变,那么要考虑的便就是如何让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已经悄然落下帷幕,但其作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中的重要开局,对整个团队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指导性作用。展望未来,团队成员们均表示,为了开好局、起好步,成员们愿意力争把舵定向,引领航程。也希望可以借助学校给予的这次机会,将学校实验室里的专业技术带给当地的非遗展馆,从而打破非遗项目的地域性封锁,推动非遗传承的可视化建设,为宁波鄞州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打造一条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的属于我们新时代新青年的继往开来的大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6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