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奖掖后进 桃李满园|同心致远实践队采访李世华教授——忆“布鞋院士”李小文老师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作者:晚鞚

奖掖后进 桃李满园|同心致远实践队采访李世华教授——忆“布鞋院士”李小文老师

【人物简介】李小文(1947.3.2-2015.1.10),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地理学家,中国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196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任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

李世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定量遥感、激光雷达遥感。

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

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科学家”。同心致远实践队走进成电校园,寻找成电自己的红色科学家,去对话那些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科研“顶流”们。7月15日,实践队队员们联系到了“布鞋院士” 李小文老师的学生李世华教授,听李世华老师回忆与李小文院士相处的点点滴滴。李小文院士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钻研学术的孜孜不倦、待人处事的真诚热心、讲述知识的侃侃而谈、对待学生的有教无类、潜心科研的求真务实,以及李世华老师畅谈教书育人时的使命担当、寄语青年学子时的殷切期望,都使我们获益匪浅。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读懂了红色科学家精神、也读懂了成电精神。

再忆恩师

访谈一开始,李老师便缓缓回忆他记忆中的李小文院士。李老师的回忆似在实践队员眼前描摹出了李小文院士衣着朴素却坚毅伟岸的身影。

在李世华老师的眼中,李小文院士不拘小节、对待学生无私奉献、待人接物热心和善、生活中朴实低调,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老先生。

李老师回忆李小文院士的课堂及学术讲座总是自由随性,却又认真严谨。做报告的时候,他总是会先是照着稿子念,不一会便放下稿子侃侃而谈,讲述他对遥感的理解。李院士的学识非常渊博,他读了很多书,也喜欢写一些东西,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发表了近2000篇博文,涉及学术方面等多个领域,而正是由于对所从事的专业钻研透彻,才使得他报告更为灵动自然。

生活简朴也是李小文院士的一大特点,他朴实的形象被大家所熟知,平日里总是一副简朴至极的打扮,就喜欢光脚穿布鞋,衣服也简简单单,也正因如此,被亲切地称为“布鞋院士”。李小文院士一心追求学术的发展,而忽视了自身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生活简单质朴的他,却从个人津贴中捐资在北京师范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设立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除此之外,对待在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李小文院士也十分认真,最令李世华教授印象深刻是,07年他们在做野外考察的时候,在森林里面吃饭时,李小文院士吃完之后就开始收拾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教导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李小文院士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楷模,他纯朴、和善、乐于助人的性格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从名慕李小文院士的学生,到担任李小文院士的助理,再到此时沿着李小文院士的脚步从事遥感学科研究并执教于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小文院士乐于助人、治学严谨、不注重物质追求而注重精神富足的形象烙印在李世华老师的心中。他说,那些李小文院士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对他却影响非常深远。李小文院士做人的态度和对科研的奉献精神是他此生最宝贵的财富。

话谈育人

2007年李世华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同年便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谈到大学教育,李世华老师表示自己很认同李小文院士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自己的执教生涯也受到了李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忆起以前做李小文院士的学生时,李世华老师更是无限感怀:李小文院士因材施教的理念更是让自己以及广大学生受益良久,当自己向他提出想跟随他继续学习、深造的想法时,小文院士爽快的答应了,从那以后便上心的为自己寻找资源、了解政策,并于13年在小文院士的介绍下借调到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接触到了许多领域内的尖端人才。不仅是对自己,即使不是小文院士的学生,只要有问题向他请教或者表示想做他的学生,小文院士也会尽力满足大家。

此外,小文院士每次回到学校都会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他会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地介绍给大家,而且还经常引用一些大家熟知的现象或大家熟悉的诗词将遥感中比较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他希望自己的课堂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课堂,自由创新、不拘小节的课堂常常引人入胜。

正是因为李小文院士教学风格的影响,李世华老师也提倡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讨,立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对于大学教育,他说:及时分享知识,趁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培养同学们对于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让同学们都参与到讨论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同学都是有潜力的,学校要尽可能为同学们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寄语青年

在访谈的最后,李世华老师为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提出了建议和期望,他告诫青年学生们:“科研的道路是漫长的,要有兴趣才能坚持下去,要对所从事的行业保持热情,现在做科研还是期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更要着眼于为祖国解决事迹问题。对同学们也是一样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科研,不能仅仅是为了考取高分、拿到毕业证、找到高薪的工作、只追求物质生活,更多的是要有对自己喜欢的事业有一个追求的目标”。

李世华老师的寥寥数语,寄托了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也为正在科研道路上感到困惑迷茫的学子们立起了风向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保护黄河一片清 共建黄河一份情
聊大学子举办“保护黄河我先行,黄河有我更美好”调研活动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目前,黄河却面临着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等生…
湖北学子暑期行:青年与爱同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为缓解茅箭区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的防疫压力,方便患者在就医高峰期快速安全就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医患“和谐桥”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7月22日在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开展爱助医患志愿服务活动。早上8点…
“逐星熠梦,久伴童行“--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大规模的往城市转移。但也因此,我国慢慢的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他们的学习情况令人堪忧,缺少了必要的家…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传承烹饪文化,传扬新风正气
传承烹饪文化,传扬新风正气为深入了解长垣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原烹饪文化发展的脉络,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7月4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望来路,踏新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长垣烹饪文化博…
献爱心,托希望,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2022年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医患和谐桥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开展爱助医患志愿服务活动。到达医院后,医生们为志愿者们开展了小小的培训会,首先医生们给志愿者们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览城墙水门,访张巡之祠
览城墙水门,访张巡之祠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7月3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商丘古城考察团于游览了归德府城墙水门展示厅并参观了张巡祠。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归德府城…
学习科学知识,做社会主义新青年
学习科学知识,做社会主义新青年为增长科学见识,开拓视野,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青年,7月3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知行合一”返家乡实践小队来到三门峡文博城进行科普知识学习和模拟职业体验。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传承焦裕禄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
传承焦裕禄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寻找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传承先辈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3日,河南农业大学“豫见汴州,知行合一”团队访寻红色足迹来到了焦裕禄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了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学习党史,更好的担起时代责任,7月3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鹰”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小组前往“中国工…
“守护朝阳 助力成长”实践团实践第二天
7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安康旬阳“守护朝阳,助力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仙河镇广场举办了活动,我们的活动人员与孩子们一同玩耍,寓学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成长。为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