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戏是寿宁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素有“闽东之光”之称。为增进孩子们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促进北路戏的传承和弘扬。7月集美大学“情暖童心,爱在寿宁”实践队在实地考察、经过问卷和文献调查后,结合脸谱艺术,为三十四位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星火相传,‘戏’遇课堂”课程。
北路戏:朝乾夕惕见苦工
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是唯一的北路戏专业团体,也称“天下第一团”。课上,实践队队员播放了寿宁县当地路演的《天女散花》视频开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一台精彩的北路戏不仅仅是台上光彩的几分钟,更在于演员们台下挥汗如雨的基本功训练与积累。实践队队员从剧种源流、传统剧曲、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介绍了北路戏,通过PPT宣讲与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成为一名北路戏演员需要具备的技能要求。
多少辛苦夜,学练北路戏。北路戏的完美呈现,不仅需要演员们熟练掌握点翻、连翻、串翻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还要精通和灵活运用各种唱腔。演员练习时,时而双臂柔若无骨,步步生莲般的舞姿,时而如花间飞舞的蝴蝶,步步轻盈摇曳。看着演员们连贯流畅的动作,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惊叹,脸上满是对演员们敬佩之情。
不听戏,不知戏曲美。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则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乱弹、徽调、汉调音乐,综合形成一个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击鼓传花找答案”环节里,孩子们伴随着《铁莲花》的北路戏戏曲,在一次又一次的传递中,孩子们欣赏了北路戏独特的唱腔。
话筒在传到营员彭语烁的手上停下,面对实践队队员“看完影片有什么感想”的提问,彭语烁回答:“暑假刚开始,我们一家人就去北路戏剧院看北路戏,演员们的表演像视频里的一样精彩。但在老师讲解之前,我都不知道演员的训练是这么辛苦!下次看完戏剧,我一定要给演员送上一束花,感谢他们的传承和付出。”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出真挚的心意。
画脸谱:略施脂粉见真彩
为让孩子们体会舞台美术中的“匠心”,实践队队员向孩子们讲解北路戏的特色妆容:“生、旦行脸抹白粉,两颊与嘴唇涂胭脂,眉毛用手指蘸松烟和煤油烟描画。”孩子们兴趣颇浓,一边听着队员的讲解,一边摸着自己的脸颊、眉毛,也在“学化妆”。
在孩子们的惊呼中,实践队队员们拿来了空白脸谱、丙烯颜料、画笔刷等材料,从箱子里拿出自己画的六种常见脸谱,并介绍相对应的性格特色。“箱子里还有什么东西呀?”“老师!我们也可以画吗?”看着色彩鲜艳、性格分明的脸谱,孩子们跃跃欲试。
几笔勾勒似霓虹,点彩绘出心中情。分发材料后,实践队队员告诉孩子们颜料调色技巧,天蓝加黑色变墨蓝,玫红色加白色是粉玫红……孩子们探讨着设计想法,有的要以红色为主调,有的坚持要画不对称的两颊,有的要在额头上写上“帅”字。童真童趣的想法相互碰撞着,创造的课堂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一手托着脸谱,右手持笔,蘸取颜料、尝试调色。此时,画盘的颜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跃出画笔,随着天马行空的童思舞蹈,最终附在脸谱上,脸谱们神态不一、色彩丰富。
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有的站起身子有腔有调地开始哼起小调曲,跳起北路戏里的金鸟步;有的用手比划着动作,探头、扭身……孩子们活力无限,一帧帧笨拙而真挚的画面令人难忘。“没想到北路戏和脸谱这么有意思,寿宁文化真了不起!”营员周可昕告诉实践队队员。无声处,孩子们默默接过了传承北路戏的火炬,将沿着前辈的路继续探索。
随着各种文化的交锋与冲击,北路戏剧团的生存已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文化盲点,北路戏剧种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省内外戏剧界专家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不仅是北路戏,羌笛演奏、打树花、皮影戏等非遗文化的发展困境也同样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身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自当有使命、有责任接过前人的火炬,让非遗文化的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6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