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进行脱贫攻坚成果调研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青柠年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1908班的“寻找故事我来写”团队成员从2022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在江苏、浙江、贵州、河南、上海、山东、广东等省市各地的村镇开展脱贫攻坚的成就调研,团队成员在6月25日走进农村进行采访。本次活动激励大家去深入基层,了解基层,选择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地——农村,采取用以前的老照片与脱贫胜利后的照片进行对比,聆听故事,展示故事,为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青年历史责任感,同时丰富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同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经过采访社区附近的老人家,聆听他们的人生经历,不难得出老人从一天工资不到一元人民币;一家四口住二十平方米的房子,到如今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一家八口住五百余平方米的大房子,我国脱贫攻坚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询问老人小时候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彦霖 供图

诚然,爷爷奶奶如今已经不需要忧愁温饱问题,仍保持着劳动人民的勤俭、爱惜粮食的优良品格。由于正值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成熟时期,哪怕大风已然来临,爷爷奶奶也要冒着10级大风去查看自家种植的玉米田是否毁坏。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幼小的玉米无法抵御大风侵害,出现了倒伏情况,但是爷爷奶奶拯救了可收获的南瓜。袁隆平院士曾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饥荒真的饿死过人,大家都吃不饱饭。”也正是这份亲身经历,所以老人家才如此重视粮食生产,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和被采访老人一起进入农田查看庄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彦霖 供图

简单回想下自己十年前,再对比现在。日子都在越过越好,这与一个安稳的、越来越好的大环境脱不开关系。所以平时国家出了新政策,我们内心从来没有怀疑过是好是坏,这份信任是国家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通过这几年驰而不息的脱贫攻坚,和实施近一两年的乡村振兴战略,不管是公路建设、人行便道建设、村容村貌、家庭环境卫生,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也得到了很大改变。总的来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奋斗精神,更体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图为被采访老人讲述之前南瓜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彦霖 供图

图为团队队员与被采访老人一起进入农田查看庄稼之后成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彦霖 供图

在倾听了这些老人的讲述后,成员们对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脱贫攻坚不仅仅是需要在整体上推进,更需要在细节上重视;脱贫攻坚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更需要我们去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实践中。因为有国家的政策、经济、医疗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使无数个像这样的“老人们”生活有保障,幸福感提升。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令成员们感悟颇丰。老一辈人的故事或经历让队员们感受我国脱贫攻工作的不易和伟大。成员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脱贫攻坚是一项持久战,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因此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拥护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力量和强大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给老人们带了的深刻影响。我们认为,国家政府发放津贴的同时,还要在本质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时短暂的安逸,而是长远的脱贫。有些人虽然贫困,但依仗着政府的每月财政补贴,竟过上了“好吃懒做”的生活,这是不行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农民伯伯们的,不仅仅只是一味金钱上的补贴,还要有知识上素养上的提升。对于那些贫困户来说,掌握一项赚更多钱的本领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走向。就比如在今天的走访中,我了解到,有些老人在政府的支持下,生活确实是改善了,但只是仍然种着家里仅有的几亩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干不了重活,因此这时一个能养家糊口的技能也是不错的选择。优势,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懈怠,退缩,才能打赢脱贫攻坚之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对于我国的脱贫攻坚,要抓住有利时机,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下去,精准扶贫,做好规划引领,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我骄傲,我赶上了这个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共迎新春——传承文化,增添温情

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在泉庄镇人民政府社区温馨举行,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驭风踏锦程”实践队员们与社区的小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在欢乐…… 周鑫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重师学子三下乡:律动生命风采,点亮自信未来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舞蹈课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关爱乡村儿童,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人才振…
守护美好青春 远离校园暴力
为帮助学生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7月19日,我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汉川市汈东街道派出所民警王伟则为汈东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一堂以反对暴力、反对欺凌为主题的讲座。王伟则以热门…
厨房热闹非凡 学生各显身手
“哇,这红烧肉看上去就很好吃啊,卖相挺不错的,你们都是大厨呀。”7月19日,为让学生感受生活气息,体验做菜的乐趣,我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汉川市汈东中心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一堂有趣的厨艺课。…
重师学子三下乡:以文言情,以歌送别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班会课堂转眼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研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为了更深入了解脱贫攻坚,于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1908班组织的“寻找故事我来写”团队从2022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在江苏、…
支教活动进行时 普法知识入童心
“原来法律在我们生活这么重要啊!”7月21日,为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们对法律的重视和认同感,我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汉川市汈东中心小学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本次法律…
贸院学子三下乡:画出想象 童心释放
为了喜迎二十大,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年,积极向青少年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7月20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的美术小组志愿者,走进重庆合川较场坝社区向孩子们讲解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竹石课,志…
安全饮食伴我行 食品安全记心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饮食习惯是否健康,食品安全知识是否完备,7月21日,我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汉川市汈东街道开展了一项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调研与宣讲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分为四组分散到汈东街道…
曲园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振兴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17日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实地参观了青岛革命烈士博物馆,感触良多。战争的硝烟已消失,但英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犹如长风出谷、雷霆万钧…
曲园学子三下乡:聚焦老年娱乐中心,彰显和谐社会生活
不惧当下,放眼未来,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2年7月21日,“青春实践”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本次暑期“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