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落地时始,有关其实行的各类话题便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双减”政策如何能真正见效。为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具体了解情况及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反馈与意见,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于2022年7月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了访谈调研活动。此次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对“双减”政策的了解及有关建议,当地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课后服务的看法等。
形式主义不可取,“双减”关键在务实
“双减”政策统筹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强化中小学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严格治理。实践调研团成员在进行访谈调查之前,通过上网查询各个平台的有关信息,搜集了当地“双减”政策实行的有关情况,了解到当地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市辖区内各区县在校内外关于该政策的贯彻落实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访谈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实践调研团成员通过积极联系,争取到了对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机会。在访谈过程中,实践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尽管当地对“双减”政策有着一定的重视,一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对该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等仍知之甚少。很多学校并未统一向中小学生家长开展“双减”政策的宣讲会,而是通过学校教师在任教班级家长群中提及有关内容的方式,使中小学生家长对该政策产生印象。而这种短暂的印象较为模糊,在中小学生家长的认知里,“双减”政策仍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通过受访中小学家长们的反馈,实践调研团成员发现,在现阶段,家长看到的主要是中小学生作业量减少、课外培训时长减短的现象。一方面,通过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中小学生基本能够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减少了家长辅导孩子课业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一位受访中小学生家长向实践调研团成员分享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没有得到改变,许多学生和家庭仍然存在补课需求,这种需求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得到满足。
全面发展有未来,课后服务待完善
教育部在“双减”政策提出前,便已明确要求各地做到课后服务全覆盖,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进而减少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在访谈过程中,对于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大部分受访中小学生家长们表示较为满意。同时,实践调研团成员也发现了课后服务实施中的问题。
通过对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实践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当地学校普遍开展了名为“延时服务”的课后服务活动。此“延时服务”为免费的、非强制性的,于一周内开展四到五次,每次约为一小时,其内容主要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班级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一位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后,学生在学校写作业时身处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有不会的题目也会主动询问老师,大大减轻了放学回家后家长的辅导与监督压力。课后服务内容合理、安排得当,孩子向自己描述时也感到十分满意。
同时,一位受访中小学生家长也反映了自己的不满。这位家长认为,课后服务应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照看学生完成作业服务,以及拓展性的兴趣活动。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的自主权在学校,学校应自主根据本校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提供课后服务。针对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合情合理;而提供超前教育因会增加中小学生的压力应被明令禁止。
在本次访谈过程中,实践调研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政策从落地到取得成效,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同时,“双减”政策待发挥务实的最大亮点,逐步实现中小学生的整体减负,将学校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4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