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苏州曲园菖蒲文化历史,苏州菖蒲文化研究实践团队原定于7月21日前往苏州曲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疫情影响,团队成员最终决定将线下实践改为线上实践。
7月21日,团队成员在腾讯会议平台,通过公众号“苏州市文艺之家”一起观看了苏州曲园在线上举办的“‘菖蒲颂清风,廉洁记心中’汲泉承露·2022年曲园菖蒲艺术展”。在展览上,团队成员欣赏了“江南草圣”王大濛老师、“曲园菖蒲守护人”曹拥华老师、余仁芳老师等人的菖蒲作品。最令成员们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曹拥华老师的木石前盟。一块洁白晶莹的昆石上附着着一株苍翠细密的金钱菖蒲,金钱菖蒲通过昆石汲水而活恰似曹雪芹笔下的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仙草。
随后,成员们阅读了公众号上的文章,学习了菖蒲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曲园菖蒲的传承过程。通过这些文章,团队成员了解到菖蒲被中华民族先民视为神草,早在西汉时期菖蒲就已在皇家园林中种植。宋代时,文人莳蒲之风开始流行,许多文人雅士为其题诗作画。在明代,江南地区莳蒲风气开始盛行,菖蒲也成了吴门才子的诗书画素材。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先生为莳蒲专门定制了宜兴紫砂盆,并将菖蒲四德镌于盆壁之上,以言治学之志。俞樾先生辞世后,其故居曲园由多人接续照看,园中菖蒲得到唐金福先生的养护,得以长存,后又传至其子唐喜良手中。唐喜良将分植的曲园菖蒲送于苏州爱蒲之人手中,让曲园菖蒲开枝散叶,在吴中大地广为流传。之后,团队成员根据十四天的实践过程各自分享了在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总体而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十分顺利。团队成员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菖蒲基地探访、线上观看展览等活动,了解了当前人们对于菖蒲文化的知晓程度,探究了当前菖蒲文化发展现状,总结出了适宜当前时代的宣传菖蒲文化的方式,并通过帮助“石蒲记”进行线上宣传使团队成员总结的宣传方式得到了实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