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鲁地区黄河非遗外宣调研实践服务团来到了素有“千年古商埠、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淄博周村古商城,在这里,充分领略自然风光的秀丽与人文风光的魅力,体会城市文化特色与韵味。
周村古商城被誉为“旱码头”“金周村”“天下第一村”“丝绸之乡”等,是《闯关东》《大染坊》《活着》《旱码头》等著名影视剧的主要拍摄基地。在《探索·发现》中的《周村寻古》,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再现了周村古商城发展历程。建于永乐年间、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的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数不清的人文故事,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团队队员一览千佛寺庙群、丝市街、银子市等主要景点,看到“谦祥益”商号门口的牌子,便体会到其“笃信”“谦和”的经商之道;走近“顺兴成”丝绸坊,便能体会到其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与标准;走进瑞蚨祥,了解“东方商人”孟雒川的传奇故事。在过程中,团队队员边走边听,听取了商人们的经商理念、致富之道,经商如做人,队员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道理。一些商人们会故意把门口的牌子做的小一些,不易引起注意,不易显露财产,展现着他们财不外露的观念。除此之外,更有他们贯彻的诚信、笃信的经商品质,“和气生财”的理念,符合其各自家风的经营方式等,这一切都让队员们收益甚多。
提到周村,来到周村古商城,大家都要一饱口福,尝尝这远近闻名的“周村烧饼”了。“玉手搓开面一团,圆如明月薄如笺,快心酥透神仙骨,万里天香龙吐涎。” 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拿起一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吃起来,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酥脆异常,且久嚼不腻,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周村烧饼之所以口感香甜,主要是因为那饼上小小的芝麻,使周村烧饼有不同于其他烧饼的独特香甜口味;其次,周村烧饼的独特还体现在其厚度如纸片之薄,嚼起来又十分酥脆,造就了其独特口感。为了进一步走进周村烧饼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服务团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如何制作周村烧饼。团队成员跟随着“师傅”的指导,用水轻沾揉好的面饼,慢慢将其展开,再糊上一层芝麻,最后进行“贴饼”“烘烤”。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队员感受到了周村烧饼制作工艺的精妙之处,感受到了制作的乐趣,对周村烧饼更加喜爱。
随后,团队成员对古商城内的工作人员与游客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对周村烧饼这项非遗的了解程度,如何知道这项非遗的,对其进一步发展有如何的建议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周村烧饼的制作流程,通过将自己亲手做好的烧饼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品尝等方式,可以加深游客对这项非遗的印象,同时,让其周围的人都爱上周村烧饼,从而进一步扩大周村烧饼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游客们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能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就感,加深了对这项非遗的好感,有将其推荐给周围人的意愿。
王安忆曾经说:太阳的光,是由无数细碎集合而成的壮观。作为亿万青年中的一员,在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到其美妙之处后,有责任将其进一步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以“舌尖上的非遗”周村烧饼为例,可以开展“周村烧饼进校园”等活动,为同学们讲解周村烧饼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等,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到、了解到、进而喜爱上这项非遗,从而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意义,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真正拥有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5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