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9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营’萤之火,以心育心”赴东营志愿服务队在心理学院2020级辅导员李琛的带领下,开展“生态文明理念进学堂”湿地保护宣讲活动,队员们在学习和调研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后,把在当地的湿地保护研学实践成果搬到课堂中,用活当地生态资源,向学堂儿童讲好湿地保护课,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进社区、进课堂、进童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7月17日,为充分挖掘当地湿地保护相关生态资源,志愿者们赴明月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和学习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深入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作为黄河三角洲独特湿地资源的代表性区域,明月湖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展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水路交接、自然过渡的生态景观。
“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良好的湿地植被引来了海鸥、灰鹤等鸟类在此安居。在这里,既可以看到观景台、风车阵、摸鱼池、水舞叠韵等湿地小品,垂柳、刺槐、紫穗槐等本地乡土树种所勾勒出的浓郁的黄河口风情,还可以借助水上交通工具参与观赏游憩的浅水湿地风貌。一幅如此美丽的湿地画卷,让师生们更加真实地体会到“湿地与城市”主题的含义,更加深刻地领悟城市与湿地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
值班的门卫大爷告诉大家:“湿地公园本是初期城市建设取土造成的低洼地,后来雨水沉积,生长了大量芦苇、柽柳等,也吸引来了不少鸟儿。”听了大爷的介绍,志愿者们纷纷感慨,湿地公园最初服务城市建设,之后自然形成湿地景观,如今更是水面开阔、水质改善,湿地植被葱郁茂密,既有郊野湿地的壮美野阔,又展现城区湿地的精致秀美,真真切切地诠释和展现了亲人的、生态的、独特的湿地风貌城市新空间。
学习调研结束后,志愿者们总结梳理湿地公园调研所得,进一步体悟凝练城市与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并于7月19日在东营市开发区“萤火虫学堂”以“生态文明理念进学堂:保护大美湿地,共享生态文明未来”为课题开展湿地保护知识学习课程。
在课堂上,志愿者结合学习调研的所见所感,将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以生动易懂的形式向孩子们呈现。在讲解什么是湿地时,志愿者通过播放讲解视频资料,以数字动画以及图片的形式来让孩子们对湿地形成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在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湿地之后,进一步讲解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志愿者带领大家思考回忆身边所存在的湿地发挥的作用,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答案,孩子们稚嫩而热切的目光与神情流露出对湿地作用的求知热情,高高举起的小手展现了他们对身边湿地的细心观察,保护湿地、和谐共生的种子也悄然于心田生长。
在讲解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的举措时,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习了黄河口湿地的守护者吴立新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奋进力量。“无论是夏阳酷暑,还是三九严寒,他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长度和宽度。”看到吴立新坚毅的背影,听到他三十年来守护黄河口湿地的故事,孩子们绷直了身体,大大的眼睛里泪光闪闪,仿佛也想飞到让吴立新魂牵梦萦的湿地上,与他一同守护这片最年轻的土地。在课堂的最后,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绘制了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手抄报,水彩笔下稚嫩的字体,诉说着纯真心灵对湿地最美的祝愿。
主题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广袤的湿地上,城与水相映,水与人相融,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将志愿者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研学实践成果引入课堂的做法以学促教,用活用好了当地生态资源,使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进入课堂,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加深了青少年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的理解,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追随者、提倡者、践行者,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与此同时,社区也充分肯定了志愿服务队对当地推进湿地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鼓励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开展此类生态文明理念学习教育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