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倚青云山,前拥青云湖,革命烈士陵园神圣又庄严。2022年7月10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的队员,我来到了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回忆红色历史,学习烈士精神,隔着时空的距离,对烈士们表达深切的敬意。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陵园的正门,一座三拱式青瓦仿古牌坊,正面刻有郭沫若手体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背面则是“光照千秋”。革命烈士的浩然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革命烈士的贡献,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
走进大门,就像走进了烈士们的精神世界,一步步走在石阶上,敬畏之心也一点点增加。石阶有很多级,就像是革命先烈们遇到的种种困难;沿石阶而上的过程,就好像烈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直至取得胜利的过程。
石阶的尽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我看来,它既像一支拔地而起的步枪,象征着勇敢前进的大无畏精神,又像是烈士高高举起的手臂,代表着抗争到底和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让我心头一震,是啊,是烈士们用热血、用信念、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保卫了我们的家园。没有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抗战,哪来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
烈士纪念碑的底座周围,是三幅花岗岩人物浮雕,花岗岩象征着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看着这些浮雕,我的眼前呈现出了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战的场景。这些人物有拿步枪和大刀的士兵,有拿手榴弹的战士,还有推独轮车和挑扁担的劳动人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他们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祖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时间可以带走他们的生命,但是带不走他们的精神。
怀着凝重又敬仰的心情,我来到一排排整齐的烈士墓前。这里庄严肃穆,集中安葬着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和平建设年代1973名新泰籍有名革命烈士和719名无名烈士,其中著名烈士108名。他们的英灵在这里安息着,墓区四周有苍松翠柏,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高贵品质和坚定节操,又有茂林修竹,代表着革命烈士们自强不息和顶天立地的精神。
我了解到了几位新泰籍烈士的事迹。李长友,生前部队为三野八纵二十三师六十七团,1927年在曹县土山集体战斗中牺牲;刘汉英,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曾任四支队连长、县大队政委、沂蒙山武工队队长,19421年在沂源县牺牲;王树厚,1944年4月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历次战斗中冲锋在前,曾任副连长,在淮海战役中带领全连战士,英勇奋战,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为扫清我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光荣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载入《新泰县著名烈士英名录》;房浩,2019年5月13日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壮烈牺牲。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牺牲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沿着小路将墓碑一块一块地看过去,突然,一抹红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一座烈士墓碑前,放着一束红色包装的鲜花,花已有些枯萎,或许是这位烈士的亲人几天前来陵园看望过他,我望着那一抹红,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果革命先烈的精神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已经离开了,但是红色精神是需要我们发扬和传承下去的。
就在要离开烈士陵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仿佛在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魂。雨水将革命先烈们的墓碑冲刷的更干净了,也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烈士们这种红色精神,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进取,做有理想、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5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