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为了解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文化特产民勤小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员马雅怡同学前往民勤县收成乡永丰村,采用定点走访和开随机采访两种形式展开调研。
本次采访由本地人对“民勤小调”的口述,围绕信息渠道、收听频率、喜爱的剧种等问题,通过与当地人的交谈,团队了解到民勤小调唱腔、演出方式等方面的相关特点,收集了“民勤小调”在发展传承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受访人员对团队的社会实践成果也做出了肯定。
经了解,民勤小曲源于当地和从内蒙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后又与江、浙、山、陕等地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即已形成。据《镇番遣事历鉴》载,清道光十一年,“二分沟胡兆庠是年创戏社,领五徒游艺湖坝”。清同治间,民勤小曲进入兴盛时期,职业性小曲戏班“容尤堂”,曾“游艺于口外,凡历三年乃归。” 十五年,民勤东湖艺术人刘发杰组建秦和班,将民勤小曲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建国后,民勤小曲在音乐、表演、唱腔等方面经过挖掘整理、改进提高,曾多次参加省、地、县会演。
民勤小曲曲调丰富,有100多种,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欲,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蹦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迨清末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全。服装多因陋就简,以生活服装代用。但亦有一定规制:男角着长袍,外罩红或兰色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或“缨帽”。官宦披各色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簪。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鬓插蝶翅白纸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脑后垂大辫。化妆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民勤小曲戏剧目较多,仅艺人口传即有五十多本,其中如《箍马盆》、《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懒婆》、《二瓜子吆车》等为独擅剧目。建国后挖掘、整理的剧目如《闹书馆》、《下四川》、《小姑贤》等至今仍在演出。
民勤小曲戏的演出场地起初只在地摊子演出。明末,县中始有关庙戏台,因便渐入庙堂,成为敬神娱人的艺术品类。崇祯七年,孟良允联山西客商于城内创建乐楼一座,置办各类乐器多件,竣工日,演戏三天酬神。到清代,戏台遍布全县,较有名的有灯山楼戏台、火神庙戏台、东湖大庙戏台、雷台乐楼、龙王宫乐楼等。特别值得一是的是大关庙戏台。在县城内东南隅,创建于明崇祯前,原名“乐台”。台在关庙内,与山门连一处,座南向北,面对大殿。系砖木结构,双层卧脊飞檐,脊顶置鸱吻兽头。该台采用“一梁八担”的结构方式建成,外观壮丽,气象威严,可三面开放。台柱上刻有花卉图案,窗扉精巧玲珑。前边一角缺一木刻金瓜,相传为名艺人裴小生在此扮演《太湖城》中的孙武,打雷碗时打失。
团队了解到在当地各年龄段都有戏曲爱好者,其中老年人占比较高,年轻人以陪伴老人听戏为主要目的,但也不乏真心爱好戏曲文化的年轻人。不少受访人员表示,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但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挤出时间静下来听一部戏,同时受疫情冲击,民勤小调本就不易的生存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受访者提出民勤小调在短视频平台和网络媒介的宣传,能够有效达到扩大传播面的目的。
被采访者对大学开展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大学生群体热爱并宣扬本地戏曲文化是非常好的现象,并且希望他们能够积极承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呼吁、关心、倡导当地传统戏剧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4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