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学子三下乡:访乡村红色基地,悟当代革命精神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乡音向党”实践团队 作者:范浩楠 张婷 韩景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号召,7月6日至7月13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乡音向党”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江苏乡村红色基地,走访南京市六合区、苏州市常熟市和南通市海安市,探索乡村红色建设发展现状,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纪念革命,昔日峥嵘今不忘

纪念革命是乡村红色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南京市八百桥镇金牛山战斗纪念碑和南通市曲塘镇联抗桥。

南京市八百桥镇金牛山战斗纪念碑纪念的是抗战时期以少胜多反袭击战的成功典范——金牛山战役。碑上金光闪闪的大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据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定期清洁维护纪念碑,同时与时俱进,更新党建宣传。本次团队成员前往时,纪念碑左侧设有建党百年之际放置的党史学习宣传牌,今昔交汇,引人回顾百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队成员范浩楠感慨道:“瞻仰纪念碑并不容易,在此之前至少需要顶着烈日环山骑行半个小时。但一想到当年金牛山战士们所受的艰苦是我的千万倍,心中更为愧疚和敬佩。”

西有南京八百桥镇的纪念碑,东有南通曲塘镇的纪念桥——“联抗桥”。这是一部承载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的“厚重典籍”,一尺一寸都使人铭记“联抗”部队在海安发展历史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团队成员走过“联抗路”,踏上“联抗桥”,用脚丈量联抗桥,用手轻触“桥名”,用心默念桥头题词,感受当时联抗战士的英勇无畏。在“联抗路”的尽头,一颗六百多岁的高龄的银杏树下,团队成员还偶遇了一队外地游客,从导游的讲解中了解了陈毅元帅与“联抗”的故事,对“联抗”那段历史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些乡村中纪念革命的红色建设给予团队成员们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之感,真正从实践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辛与不易。在忆苦思甜的过程中,更坚定了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

铮铮党史,红色乡村展新貌

乡村红色建设受益于不断贯彻的乡村振兴战略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党史的阅读形式与传播方式也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变化趋势。

团队成员在走访苏州市下甲村时,参观了下甲村党史阅览室,这里摆放着大量有关党史教育的书籍,供村民在空闲时间自由前往阅读。阅览室内还配置了投影仪等先进设备,能够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党史阅览室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让广大村民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室内还有对王洪志等当地英雄的事迹简介,彰显下甲村英雄楷模的伟力。

此外,团队成员深入探访下甲村,发现下甲村以墙壁彩绘的新颖形式开展新时代乡村党建,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思想内核,切实将红色文化深入乡村内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筑牢村民理想信念根基,打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愈发体会到乡村振兴与红色党建发展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精神不朽,红色基因在传承

东王村的东王老街是一条革命历史老街,江苏省委地下交通站、姚爱兰烈士被捕处旧址等红色资源连点成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团队成员走访中发现,东王老街实施保护性开发,除红色建筑旧址完全予以保留外,其余闲置房屋供当地老人居住。受当地革命氛围熏陶,村民们勤劳淳朴,偶遇游客时会热情地问一句:“你是从哪里来的?”现代元素难免抹去了一些历史斑驳痕迹,但街口的红色宣传墙绘、村民家里的毛泽东像、大门上歌颂军民鱼水情的对联,都反映出红色文化始终渗透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原路返回时,团队成员意外地收到了一位村民老爷爷的红色礼物——东王社区革命老街的宣传册。村民老爷爷笑着用不甚流畅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你来东王老街!”因为普通话不标准,他的语气中透着羞赧,但这难掩他淳朴的热情。对此,团队成员深受感动并表示:“红色文化对村民们的影响是融入骨子里的。“

时代在进步,乡村红色基地建设也在不断发展随着乡村红色基地的不断建设,村民和外地游客了解红色文化的渠道也变得更多更广,协力传承红色基因。实地考察这些乡村红色建设后,深入人心的不仅是红色党史教育,还有当地人民始终传承的朴实民风和革命精神。体悟、宣传进而将所学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中,这是我们青年大学生参观乡村红色基地的重要意义所在。学习党史,我们青年一代将坚定信仰,矢志不渝跟党走。深入红色教育学习,我们将传承并发扬先辈精神,朝着伟大的中国梦扬鞭奋蹄、接续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阅江楼上阅风流 铁军精神百年留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2022年7月17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忆往昔风流,溯红色之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感悟红色文化,汲取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
深入家庭 共同交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由于部分家庭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人们思想停留在务农为本,至今仍有一些家庭处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社会所谓的贫困家庭…
山东学子三下乡:历史底蕴描绘古城文旅新图景
为充分调研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突出带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与新图景。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进行实地…
展现自我,走进乡村
人间四月天,春风花草香。4月15日,嗅着花香,同学一行来到村里的留林生态园,这里种植的梅花、海棠、碧桃等竞相开放,香雪如海,引来周边乡镇的人们前来游玩打卡。“,留林生态园的花都开了,就带着志愿者来…
暑期实践感悟:参与防疫工作,学习志愿精神
暑期实践感悟:参与防疫工作,学习志愿精神为阻止新冠病毒肆虐,保障公共卫生环境,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的干净整洁,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芜湖市“党史宣传”实践队10名同学…
真情付出,深入家庭
在七月四号下午,在晚霞的映衬下,在乐慧社工的王老师和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到受访人员的家中,同社工的老师深入了解一下家庭的状况,以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入家庭后,我们细听了解当前家庭的…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三下乡:走进社区手牵手,爱心义诊心连心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医路前行,健康鹭岛”博硕实践队联合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厦门医学专家工作委员会于7月16日上午赴前埔西社区、源泉山庄养老公寓为社区居民开展“喜迎二十大,共建健康鹭岛”系列医疗…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铭记历史,再创辉煌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6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赓续…
湖南大学“旭起麓山,情暖湖湘”三下乡团队感受(四)
三下乡|“旭起麓山,情暖湖湘”团队感受(四)时光清浅,岁月安然。“旭起麓山,情暖湖湘”团队在太阳坪中心小学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团队成员们用心记录这次活动的感受,用文字典藏这段珍贵…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忆爱国主义情怀
7月17日,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医路前行,健康鹭岛”博硕实践队参观了破狱斗争旧址、华侨博物院及烈士陵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