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赴浙江台州志愿服务大病家庭小分队的三人小组出发前往三门县六敖镇永盛村赤头,寻访93岁的太婆及其陪护阿婆——太婆的儿媳妇。
太婆和阿婆对社会实践小组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烈的欢迎,在谈话正式开始前,阿婆还切西瓜、倒茶水来招待小组成员。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弘扬志愿精神,助力家庭陪护”。旨在打造“助陪青年”志愿服务体系,以提供结合人文、商务、金融、护理等学科的志愿服务,既直接帮助陪护家属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他们的社会曝光度。因此小组成员首先将话题引入太婆的身体健康状况。从谈话中,小组成员了解到太婆原本身体硬朗,陪护问题是自两年前她意外摔伤住院才开始有的。太婆在受伤住院又经历了几个月康复训练后,患处目前已基本恢复。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太婆的腿脚还是有些不便,行走比较缓慢、困难,需要人搀扶或者用拐杖,阴雨天气伤处会隐隐作痛。在和老人的交流中小组成员发现,其实对于老人来讲潜在危害性最大的是头晕的老毛病,年前的摔倒也是头晕导致站不稳而摔倒。
在住院阶段,太婆的家人是请了专业的护工进行照料。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医院对于人员的流动管控是十分严格的,住院病人只能由一名家属或护工进行陪护。所以在养伤住院期间,该家庭在多方考量之下选择雇佣护工来照顾太婆。但太婆也表示她的护工是一个比较沉默寡言的人,平时鲜少与她交流谈天。一个独自在医院养病的老人身边却没有一个可以谈谈心的体己人陪护在旁,在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太婆明显是有落寞的神色。
太婆还讲到了她住院时的病友,其中特别提到了她隔壁床的陪护家属——一个挺年轻的女子。太婆说,她们经常在一起聊天,那个女子还常常给她送一些自家带来的吃食。快出院时,女子要了阿婆的联系方式,许诺以后会去拜访看望她,只可惜至今还没能来过。小组成员从太婆略带怀念的语气中听出,太婆对住院时能够拥有热情善良的临床病友感到幸运,同时她的聊天情绪也到达了一个高潮点,气氛变得欢快活跃,不同于先前聊到太婆的子女因为各种原因(如疫情、工作、家庭)不能够经常来看望时,房间里僵硬又敏感的气氛。太婆交流的姿态也有之前的扭向无人的一方转变为自然的靠在沙发上,甚至有略微的前倾动作,暗示着她的分享欲十分强烈。
回家后,太婆家里的几个子女在关于陪护方式上产生了一些争议,有人希望筹钱请一位护工;有人希望轮流陪护,不愿在陪护上花费大量金钱。最后,他们还是决定不请护工,选择让子女轮流进行陪护。在听阿婆讲述当时家里关于陪护选择的讨论之时,小组成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选择陪护方式时面临的经济问题、人手问题以及妯娌关系问题。
在该家庭中,由于陪护人员是家人轮换充当的,所以陪护者较缺乏专业的陪护知识和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具体了解以及老人在生活中的陪护需求。因此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中,令来自护理学院的志愿者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帮助陪护者更好地进行陪护工作,例如如何通过按摩适当减缓老人身体上因天气、季节变换造成的不适等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种特色志愿活动是一个双向互济的过程,让志愿者和陪护家属实现双赢。一方面,陪护者不仅能够减轻一部分陪护负担,还能够了解一些专业陪护知识,更好地陪护患病亲属。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助陪青年”提高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人文学院和医学院的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护理学院的同学而言,这样的志愿活动还有利于他们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护理工作积累实际经验,学会如何与被护理者相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06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