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梦于乡,青春向党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
重庆市7月15日电(通讯员 陈俊锡)。7月15日阳光明媚,志愿者们一大早就起床吃早餐,由于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志愿者们便到达包鸾镇著名的风雨廊桥——人民运动桥。
人民运动桥是包鸾历史悠久的廊桥,该桥设计巧妙、结构牢固、外形美观,从桥面到桥顶的柱、梁、板及栏等皆为木质材料,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没用任何铁钉的穿斗式结构。这是包鸾镇有名的风景点。该桥与包鸾场镇的街道连为一个整体,据包鸾镇副镇长介绍,该桥修建于1950年1月,建成于1951年6月,晃眼间,人民运动桥在包鸾河上经历了近71年的风雨洗礼。虽然桥上木头发黑,两端青石栏局部风化脱落,但至今结构坚固,风采依旧。
8时30分,第一节课普通话课正式开始。书法课由志愿者老师罗文豪进行教授,他上课时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小朋友们听的活灵活现,神采飞扬。罗老师一声“头正”,小朋友们便大声喊出“身直”,十分整齐有序,口号洪亮。小朋友们上课时也十分听话,不吵不闹,井然有序,罗老师通过在课程上使用奖赏分明的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顺口溜和绕口令的积极性,整个课程的效率大大提高。
接下来是第二节课书法课,由郑欣瑶老师主讲,陈俊锡等志愿者辅助她上课,郑欣瑶老师讲课十分细致,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听她讲课,小朋友们身子坐得笔直,郑老师看见表现得好的小朋友也毫不吝惜表扬,教室里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郑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小朋友都在认真地听课,认真地练字,志愿者们也会十分耐心地手把手的教小朋友们写字,小朋友们也十分谦虚地听讲。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志愿者们一起打扫教室的卫生,手都被弄满墨水大家也其乐融融。在经历了上午的课程后,孩子们的普通话和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志愿者们对三下乡活动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记者:陈俊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0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