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薪火承梦”红色走读队于7月6日前往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镇红色圩场并参观毛泽东故居,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宣扬红色精神。在重新品味毛主席建立草林圩场的艰辛历程的同时为当下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汲取精神上的动力与方法上的借鉴。
圩场,泛指乡下的集市,也作“墟场”,是南方比较地域化的一种称呼。红色圩场,顾名思义,是指由毛主席率领红军军民,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物资供应和部队给养而所建立的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圩场。草林红色圩场位于江西吉安遂川县中部地区的草林镇,这里自古是商贸重镇,在革命战争期间,主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大家一起来到草林镇上,与商贩百姓们进行亲切交流时如是说道:“革命军来草林是慕名而来,是来恢复圩场,跟大家一起做买卖的”。
是时,由于封建阶级的压迫剥削,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破坏,圩场已经不复当年的繁华。大地主大财阀只手遮天,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处处被欺,可谓是天怒人怨、人人自危。而我们革命军的到来在起初也遭遇了各种误解、冷漠和敌对,当然,这一方面出于敌军的诽谤与污蔑,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部队自身出了一定的问题,也有一些不够自律的地方。由此,恢复圩场的正常秩序与繁荣贸易,不仅仅是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抗地主恶霸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整顿我方纪律的要务,任重而道远。
在重建草林红色圩场的过程中,主席在不同场合都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些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一家老小的中小商业者,我们连一个红枣都不能动”,行军过程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交易现场不贪商户一个红枣的便宜,也相当真切地体现了人民红军来自人民,人民红军为人民的爱民护民作风。建立红色圩场的故事虽然发生在1920年,这个时间点距离我们的全国解放尽管还要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从这段历程中,我们就能深深感觉,为什么,我党的队伍能不断壮大,能被百姓拥护,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从建立红色圩场的这一历程中,便可见端倪。
在参观途中,讲解员还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这是有关一碗红烧肉的故事。众所周知,毛主席爱吃红烧肉,但当时物资匮乏,资源紧缺,我们的队伍,连吃糠咽菜都算是难得的美味,何来红烧肉可食?在进驻圩场之后,战士用打土豪劣绅,为百姓分钱分粮分肉剩下的下脚料,做了一小碗红烧肉,端给主席,却不料被主席怒斥:“不能揩百姓的油!”,后来主席得知是这些红烧肉是由下脚料制作后,又用两个铜板买下,并让战士们当场分吃。这个场景,相当感人,又非常以小见大,让我们感受到伟人平凡质朴又高风亮节的风采。
也正如讲解员所说的那样,草林红色圩场的开辟,打破了自古以来土豪劣绅对圩场的控制和垄断,人民群众第一次成了圩场的主人。而草林附近的土特产顺畅外销,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困难,同时,根据地所需要的物品,也得到了解决。小小的一针一线,小小的一颗红枣,小小的一碗红烧肉,对于我们军队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而这个红色圩场的建立,也如燎原的星星之火一般,为未来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打下了坚实的市场秩序与经济基础。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经济战,而红色圩场的成功建立,也为建国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今天。历史证明,自由、平等、开放的市场秩序,才是经济繁荣的基石,这是放之古今、放置于世界任何地方而皆准的成功宝典。
而今日的圩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如今的草林红色圩场不仅仅是商业贸易的场所,更是在逐渐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入幕之宾”。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们利用节假日,来到这里,走进红色文化体验园,参观毛泽东旧居,重走红军路。
古色古香的红色圩场,是镶嵌在罗霄山脉锦缎中的一颗明珠,是位于革命摇篮井冈山下的红色热土。如今,这片“红色胜地、绿色净土”越来越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圩场正在展露锋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