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花瑶古镇,非遗挑花绽光彩

来源:邵阳学院文学院 作者:胡奕

有这样一个民族,以花为名,以花为衣。这是花瑶,湖南省境内湘西南腹地隆回县瑶族的一个分支,大山里花儿一样的存在。今天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了隆回的虎形山花瑶古寨。七点出发,经历四个小时来到这座古镇,赴这个被称为“中国花瑶第一村”的神奇古寨一面之约。

飞翘的檐角,木头做成的古寨,满湖的青莲,石头铺成的小路和木质的栏杆交错在田间,通向不远处的古建筑,渐渐映入眼帘的,穿着特色服饰“挑花”的老人坐在屋檐下,小亭中,绣着花瑶挑花——这种花瑶古寨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净而古朴,充满人间烟火气,这是我对这座古寨的初印象。

走进花瑶古镇,我们也走进了花瑶古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当时的我还很疑惑,为什么这里会被称为花瑶,是因为瑶族的自然景观吗?后来我才知道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挑花则是花瑶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花瑶挑花是花瑶最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东汉时,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说“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

当地的村支部书记郑小红书记还特意向我们展示了花瑶的服饰,远看色彩近看花,花瑶女着挑花衣裳,在翠绿或青黛的瑶山里,真像朵朵桃花绽开,有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美。

听郑书记介绍,挑花是所有花瑶女子一生的必修之课,并以挑花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女子的才智,不会挑花的女子很难找到男人。挑花赋予了花瑶女的美,花瑶女又为挑花技艺增添了灵气,延续了花瑶挑花的生命。而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件花瑶服饰,一位花瑶女在完全投身于刺绣的情况下,至少也需要一年才能绣出一件,而每一件挑花的价格实在两三万左右。

我所触及到的一针一线,藏在针线里的,是花瑶女的烂漫,留住了时光的殊色,也让我感受到她们对花瑶挑花的重视,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非遗文化流传的珍贵,这种传统手艺的来之不易。

让我们特别好奇的是吊脚楼前的挑花奶奶,她穿着极为讲究:橙红色的头饰笠和头巾;雪白的上衣(冬装为深蓝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灰白的统裙,前沿镶以两页红色裙边;墨色的绑腿,我们走近奶奶,看向她正在绣的挑花,奶奶没有用描绘设计,也没有用模具做刺绣架,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图案采用套图案的填充式挑花工艺。

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劳动力外流,花瑶挑花这种优秀的遗产也面临传承危机,文化软实力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起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走进传统文化,接触传统文化,借助新多媒体的各种传播途径,宣传传统文化。也许没有从小接触某种传统文化的我们难以成为一名继承者,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名宣传者,为文化的生存付出自身的努力。

花瑶文化是花瑶古寨,乃至于我们中国民族,都是我们来之不易的财富,而花瑶挑花,应该被更多人来了解,大山深处并不是文化传承,让人熟知的阻碍,文化绝不能成为一幅死地挂在墙上的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许任何增加涂改,我们应该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推陈出新,延续花瑶非遗文化之美,承载现代之新,让花瑶文化成为一张中国的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沙盘筑建少年梦,守护未成年不负青春盛夏——正苗护翼队第十八次社会实践
人间骄阳正好,微微暖风轻抚过少年的脸庞,耳畔蝉声阵阵,诉说着青春的夏意。我们的又一个实践故事将在匆匆盛夏中展开序幕。感谢法学院调研学习项目的支持,正苗护翼实践小队有幸受到日照市莒县司法局的诚挚…
深入探访小微企业 宣传助力政策落地
小微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受挫,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7月8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
农林大学子三下乡:优化营商环境,凝聚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同心筑梦”实践团在省级科技特派员张端阳…
创新驱动促发展,乡村振兴添活力——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实践队
近年来,陈疃镇抢抓“十四五”开局契机,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为目标,不断强基础、育产业、聚人才、兴文化、优生态,全镇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进步。陈疃镇按照“大产业+品牌…
山理工学子三下乡:”推广垃圾分类,共创绿色文明城
【淄博7月11日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到2025年,全国地…
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下心灵问题解决之道
为了进一步认识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工作内容,关注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切实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7月1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向着太阳出发”疫情常态下心理状…
山东理工大学“稷”下美丽乡村志愿服务团向红色影视基地及郑州果园送上感谢信
为感谢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及郑州果园在活动期间为社会实践团提供的帮助和服务指导,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稷”下美丽乡村志愿服务团前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及郑州果园送出感谢信。自7月4日山东理工大学“稷”下美…
探寻小微企业发展 助力帮扶政策落实
小微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受挫,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7月8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
追寻红色足迹,同心共筑中国梦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
走进花瑶生态,探寻崇木凼古树
2022年6月18日,这是我们在花瑶古寨的第二天,清晨六点起来,走出我们所居住的吊脚楼,清晨的花瑶还是被蒙蒙的雾气所笼罩,水里的鸭子已经成群结队地开始下水觅食,不时发出嘎嘎的声音,每家每户的小黄狗都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