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诵经典·传统文化显广博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语言课堂
2022年7月14日,“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来到丰都县包鸾镇的第一天,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言课堂”。课上,志愿者以昂扬的激情,选用生动的、传统气息浓厚的贯口《花灯礼赞》,让孩子们在学习贯口的同时,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志愿者首先给孩子们讲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带领孩子们领略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传统的元宵佳节的热爱,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节日的自豪感。志愿者还用抢答的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还向孩子们讲述了有关元宵节的历史和影响。“原来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来头也不小啊,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把它好好传承!”包鸾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一个小女孩这样说到。
随后,志愿者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又利用贯口《花灯礼赞》让孩子们在节奏与韵律中感受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挤不动,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去赏灯。”孩子们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洪亮地跟着志愿者诵读经典贯口《花灯礼赞》。孩子们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课堂被欢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和朗朗读书声浸没,包鸾镇居委会早已变成了知识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课堂的最后,志愿者用接龙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回顾《花灯礼赞》的诵读内容。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跟着志愿者的节奏,从朗读到熟记,再到背诵,最后感情充沛地朗诵。志愿者也在复习的过程中,再次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文化,喜欢上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成果检验阶段,足以见得孩子们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提升了朗诵的技巧,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从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这个寒假,我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下课以后,很多孩子都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记者:罗文豪
摄影:吴苇、闫宇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