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恺航 周珏帆 陈鑫 明显会)为充分了解四川知青群体的真实生活,学习知青风尚,感悟知青精神, 7月18日,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中国西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博物馆参观学习。
据讲解员介绍,西昌知青博物馆从省内外知青中收集了8000余件文物,包括劳动工具、奖状、乐器、照片、信函等。在西昌月华乡新华7组,山坡和平地的交界处,还留有当年知青们修建的青年农场窑洞。
“第二故乡”
“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今年65岁的巫长明爷爷说,“当年一起下乡的我们都不再年轻,回想起那段岁月,很苦,但确实已经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彩部分。”
参观窑洞时,队员们遇到了从四川自贡前来参观的知青们。巫爷爷说,他在75年,还未满15岁的他曾在西昌做过两年知青,而今日则约上同是知青的同学,来此回味曾经的知青生活。
“刚到凉山的时候,我们这些知青连薅麦子都不会。我们薅的麦子过了几天就死了。” 回忆起当初的生产队生活,巫爷爷眉飞色舞,“凉山的地全是石头,锄头根本挖不动,幸好我们生产队队长人好,也没让我们干太多重活。真的很感谢我们的生产队老队长,他给了我们这群知青很大的帮助。老队长现在92岁了,我也会时不时回来看看老队长,和老队长聊天。”
“我不后悔”
“插队那几年,我觉得特别苦,但是我不后悔,我的美好青春没有白白流淌。”同样来自自贡的老知青何奶奶说。
“我19岁,刚刚高中毕业就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现在一晃眼几十年都过去了,每当想起那时候的日子啊,我心里是充满无限感慨。每次看到关于知青的视频和文章,都让我泪眼模糊。”
“我们以前,每天早上五点半上工,饭菜的唯一佐料是盐。”队员们问到当年的生活时,何奶奶感慨道,“尽管这样,我也没觉得苦,因为想着将来的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
谈及离乡返城的时间,奶奶讲道,“我们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78年底我参加了高考,那时候我就离开了这里,就迎来了新的开始。”奶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队员们说道,“现在你们生活好了,也体会不到我们那时候的苦,要好好珍惜你们的青春啊。”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是他们的那颗为国奉献的赤诚之心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将永不消逝。”实践队长宋艺彬说,“新的时代有新的知青精神。前行路上,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们定当秉承前志,开拓创新,永不止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8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