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黑陶俗称日照土陶,是日照土陶器中的灰、黑色陶器。日照黑陶最早民间称谓出自明洪武年间村落族谱:“祖上以制作土陶器为生,土陶器包括红色、灰色、黑色土陶器”。据考证日照制陶的烧制方法为水润闷窑法,是烧制实用性黑色陶器的主要方法。1959年之前,在《日照市志》、《五莲县志》、《莒县志》、《安东卫志》等日照地方志上,日照制陶业被称谓为“日照土陶器业”。1959年至1990年被称为“土陶器业”、“陶瓷业”及”砖瓦业”等称谓,1990年以后改称“日照黑陶业”。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黑陶的名称也随着其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黑陶在1990年前称谓为日照土陶,功能为实用性生活器皿,包括黑碗、黑盆、青砖、青瓦等,官方记载从业人数上千人,产值上百万。土陶中的工艺品如泥哨、泥塑等也有记载。1990年以后,日照土陶官方称谓为日照黑陶,功能为高档工艺品,如花瓶、人物雕塑等,日照官方报纸、年鉴、地方志上都有记载。官方记载的黑陶工艺品企业已达30家,工商企业注册从业人员已达500人,年产值上千万。黑陶中的实用性器皿如黑碗、黑盆、青砖、青瓦已淡出市场。
以1990为分水岭,日照黑陶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百姓生活中的灰黑色实用性土陶,发展为高档黑陶工艺品。功能从实用到观赏。黑陶的形态也随之变化,从花盆到花瓶,青砖青瓦到平面浮雕、陶制大缸到大型工艺品、泥哨到各种模制工艺品、泥塑——-雕塑。工艺由简单的雕刻工艺发展到镂空、挑点、剔泥、平雕、浮雕等近80种工艺技法。
在日照市志中,共有26个村庄以窑命名。制作土陶器的村庄多达100个,因日照最早的地方志为《莒县志》,为明洪武年间编著,故日照黑陶器的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明朝,1920年日照县署设劝业所,管理全县的手工业,1955年7月,县人民政府设手工业管理科。
1959年后设县陶瓷厂,1990年设市黑陶厂,但因派系太多故无法区分,所以我们统称为日照黑陶手工艺传统技术。
“日照黑陶”的官方志称谓最早在日照经济开发区大事件中提及,1990年7月29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与日照市文化局在黄海宾馆就日照市黑陶工艺品厂隶属关系改变事宜达成协议,文化局将黑陶工艺品厂无偿转让给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管理。在此之前的莒县志(1981)、日照市志(1989)年、五莲县志(1991)中均称为“土陶器”。日照土陶器在官方地方志中明确包括黑碗、青砖瓦、缸瓮盆罐等,在官方记载中80年代手工艺人已达1000余人,烧制用的土窑也达到百余个,传承派系更是多达上百。最为著名的为兆启黑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5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