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我院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组成了魅力甲骨文支教团,团队成员秉持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以“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为主题,组建有特色的实践团队。为了给予教育水平落后的贫穷地区支教帮扶,开展系列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实践队坚守着这份信念,此队伍前前后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
安阳,河南省辖地级市,古称殷、邺城。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远古传说时期“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今濮阳)和亳(今商丘)建都,并葬于此。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王盘庚亦将都城迁至太行山麓的漳河、洹河冲积扇扇缘,史称盘庚迁殷。[3] 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历经八代十二王255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殷商文明。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始祖,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也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位于安阳的支教团成员们通过自己的在甲骨文之乡的所见所感,深刻了解了甲骨文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地位,并自觉承担起对甲骨文知识进行传播的责任。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象形意义也比较明显。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支教团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了解了甲骨文的相关知识,从记载内容,文字特点,考古发掘,记事刻辞,发掘地点,研究历史,史料记载,产生背景,书法特点,历史价值等方面深刻认识了甲骨文。
图为团队成员在认真进行备课,书写教案。通讯员 屈扬 供图。
此外,负责甲骨文学科的同学认真进行备课,通过视频与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们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在准备课程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同学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为团队成员书写教案。通讯员 屈扬 供图。
同时,团队成员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学习PPT以及课件制作技术,希望通过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来提高课堂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的PPT。通讯员 屈扬 供图。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希望通过此次支教的活动,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小朋友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而增加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1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