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涯系客家人”社会实践队全体线下成员前往梅州市梅县老街,共同探寻客家特色小吃,品味客家文化。
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粄,此话不虚。走进老街,左右街道上必不可少的便是粄了,我们发现这里的粄种类繁多,有酿粄、酵粄、笑粄等各种各样的美食。根据馅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酿粄,如三圳酿粄等;根据面粉中加入糖种类的不同,可以依据笑粄颜色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如红酵粄等。
社会实践队成员主要品尝了红笑粄,我们听店铺阿姨讲解了具体的制作过程。首先大米浸泡一晚后磨成米浆,然后加入一汤匙的红粬粉和一点干酵母进行发酵。发酵好的米浆加入适当的白砂糖,搅拌均匀,蒸笑粄的浆就准备就绪。接着把发酵好的米浆舀入杯子或小碗中,舀至杯子杯沿。最多,把装好的笑粄杯依次放进锅里,盖上锅盖用大火蒸上大约40分钟。这样,新鲜滚热香甜的笑粄就出锅啦!
笑粄,也叫“喜粄”,吃起来Q弹又美味,大家试吃完之后仍然意犹未尽,不得不说,红酵粄真的很好吃。至此,我们的社会实践美食文化调研活动到此结束,希望客家美食能够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客家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4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