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难处,夺淮入海需治理
为了明确治理黄河的难处,了解黄河夺淮入海的危害性,并且更加强有力的探索出治理黄河的措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节水护水服务团对黄河淮进行了实践考察。
隆庆六年至万历二年,万恭负责治理黄河和运河。针对黄河善淤善决的特性,万恭在黄河上排列数百艘大船,号令众多船工用耙疏浚河底,结果是上疏则下积,此深则彼淤。此种情况下,一位秀才向万恭建议:“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将“束水攻沙”的方略落实到防洪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清口洪水调度上,则是万恭之后的总理河道潘季驯的功绩。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河南郑州以下至海口的黄河两岸堤防建设。他的“束水攻沙”规划思想在徐州至淮安黄淮交汇的清口间防洪工程建设和洪水调度中得以实现。通过加高高家堰堤防,形成洪泽湖水库,逼使淮河清水出清口,黄淮合流达到了刷深黄河的目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黄河由金元以来多支漫流入淮的局面一变而为独流入海。
由于黄河夺淮,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亚洲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湖——现代浩瀚的洪泽湖。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由于黄河携带的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废黄河口(故淮河口)向东推进了十几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淮河、洪泽湖流域水灾不断的现状,整治了淮河入江水道、在废黄河以南开挖了洪泽湖入海的苏北灌溉总渠,60年代和90年代在黄河干流先后修建了三门峡水电站和小浪底水电站调洪调沙。至本世纪疏浚了大运河,又沿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开挖了洪泽湖入海排洪水道。
尽管治理工作前期由于经验不足也走过一些弯路,但随着以上工程的竣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率在逐年降低,到2010年后,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防洪标准已经普遍提升到百年一遇水平,京杭运河这一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新生、重新发挥了航运功能、并成为东部地区重要跨流域调水渠道之一。
遭受旱涝灾害数百年的河南、鲁西、苏北、安徽地区,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了许多重工业龙头企业,到本世纪城镇人口普遍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农业生产也在迅速提升中。
近年,废黄河沿线的徐州、淮阴等市依托降雨、区间地表汇流、运河来水、洪泽湖排水,将废黄河建立为一条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的风光带。其入海河段又被叫做中山河。
这一条母亲河的治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希望在我们一代代的努力之下,让黄河的水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更好的造福于全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