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雁来仪:以简单的心跳红色的舞传真诚的情

来源:集美大学“红雁来仪”实践队 作者:许婷婷 朱克立 杨

厦门 7月6号电(通讯员:许婷婷 朱克立 杨怡欣)为了更好的服务乡村基层,提高团队舞蹈服务水平,炎炎夏日,“红雁来仪”团队的师生们走进翔安古厝,成立三支小分队分别去到了翔安区曾厝村、美山村和官路村进行舞蹈教学与调研活动。

红雁来仪第一小分队来到了厦门市有名的“侨乡”——曾厝村,这里是厦门市华侨最多的村庄之一。在这里,一座陈氏家庙记录了属于曾厝村的烽火岁月。抗日战争时期,曾厝村的华侨同胞同仇敌忾捐款买战斗机,支持祖国抗日。为了感谢他们,当年的党政军联名送给曾厝村“爱国贤裔”牌匾,被挂入家庙。家庙遗留的弹孔见证着当年的历史,如今村民们在陈氏家庙中翩翩起舞,以舞蹈延续红色基因。立足曾厝村的红色文化基因以及居民的舞蹈需求,志愿者选取了《九儿》这首歌曲进行舞蹈编创。“舞蹈要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要带有情绪地表演。”曾厝村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芷媛在对村民进行舞蹈教学时说到。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表达舞蹈内涵,志愿者在教授舞蹈动作的同时向村民阐释了《九儿》背后的动人故事,唤起了阿姨们的时代记忆。吸气、吐气,旋转,举臂……在一个个动作中,阿姨们仿佛就是主人公九儿,跳出了那坚韧、向上的积极态度,用红色舞蹈续写新的故事。

红雁来仪第二小分队走进了拥有众多舞蹈爱好者的官路村。初到村子,她便从热情的工作人员和幸福院志愿者了解到官路村的特别,而今即是陈氏祠堂也是村民舞蹈场所的祠,有了村民对于文化的崇敬与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人人喜笑颜开的官路村。来自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艳芝同学将今日和睦的官路村氛围与过去长辈们“十送红军”的团结精神融入了《十送红军》的红歌舞蹈编创中。许多参与舞蹈活动的村民,都对这唤起他们对舞蹈美好回忆的编舞感到满意,感叹这从没有过的红色舞蹈活动,消融了邻里间“变质”的关系,更唤起他们对舞蹈和红色文化美好回忆,愿意将官路村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舞蹈中跳得尽善尽美。官路村的村民们在陈氏祠堂中伴随着经典的红色曲调起舞,在志愿者耐心的教学中渐入佳境,舞蹈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心里的幸福。

红雁来仪第三小分队来到美山村后发现村里有许多老人坐在家门口,显得有些孤单,志愿者们上前搭话,但有些老人并不会讲普通话,好在团队里有会将闽南语的厦门当地人,我们才顺利与老人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大多外出工作,他们时常无事可做,很希望能够通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来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在与老人们交流过后,志愿者们又来到了美山村幸福院,这是一个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驿站。通过与驿站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美山村老年人的情况,美山村共有593位老人,他们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时常感到孤独。在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之后,志愿者们进一步坚定了想要用舞蹈带给老年人更加丰富有趣生活的想法。

舞蹈教学志愿者代林樾同学,根据《映山红》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编创了一曲简单易学又富有美感的舞蹈。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美山村的阿姨们在幸福院中跟着志愿者一起舞蹈。老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用心,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让大家参与兴趣得到提升,耐心的讲解也让大家的表演更好地展现红色文化的内在表现力,现场其乐融融。在教学过后,阿姨告诉志愿者,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她们通过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结交了更多的好朋友。

这三天,“红雁来仪”团队师生在走入乡间小道时,也将原创红色舞蹈带到农村老人身边。

“以舞传情”,团队通过舞蹈蕴含的红色文化提升了老人们的精神富裕程度,丰富了文娱生活。“以舞会友”,团队帮助当地在舞社联动中加强居民互动,创造社区联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效推进邻里关系。“听到她们的一声声感谢,我们仿佛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决心。”

团队里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许婷婷说:“阿姨们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用最简单的心,做最平凡的公益。”团队里舞蹈表演专业的大二学生张芷媛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老人们当成长辈,倾听她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为她们规划。

这短短的三天里,“文化助农”鼓舞着成员们以更专业的态度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也是王颖萍老师希望在团队中看到的,让大学生真正践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6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情系童心,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清晨的阳光洒在路边,记录着的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颠簸的花朵会延续春…
爱心支教在行动,青春力量绽光芒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乡村教育扶贫振兴,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本领,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于6月28日来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下李完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旨在拓展乡村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7…
E脉相传实践团参观山东省政府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铭记历史,2022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E脉相传实践团成员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进行红色基地参观活动。山东省…
功在千秋,造福万代——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E脉相传—赴山东省第一团支部走访调研
7月6日,计算机学院E脉相传实践团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金沟官庄村,走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团支部旧址。实践团首先来到金钩官庄村第一团支部的纪念广场,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按照中共中央关…
集大学子社区行:科技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智·科创“流水灯”大学生网报7月8日讯(通讯员杨智滨郭海华丁佳琪)2022年7月7日星期四,“筑梦科技,智知得识”实践队进行第二天的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社区行”为主题,同时结合国家大…
环保理念的传递——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经典传唱、彩诗飞扬,歌声回荡……安徽师大学子多样化课程送爱心
大学生网淮南7月8日电(通讯员解梦雨)“碧空日挂,教书人到乡家。”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区别…
“同薪燃梦”实践队抵达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
“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前往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2022年7月7日,“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了解求职者调动流程。实践队的主要工作是介绍就业局人才服务股…
集大学子三下乡 | “常”住山水画
集美大学青山踏梦三下乡实践队于2022年7月7日下午前往常口村了解其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璃头。”常口村的村支部门口,坐落着这么一幅“从古诗词中走出来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