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雁来仪:以简单的心跳红色的舞传真诚的情

来源:集美大学“红雁来仪”实践队 作者:许婷婷 朱克立 杨

厦门 7月6号电(通讯员:许婷婷 朱克立 杨怡欣)为了更好的服务乡村基层,提高团队舞蹈服务水平,炎炎夏日,“红雁来仪”团队的师生们走进翔安古厝,成立三支小分队分别去到了翔安区曾厝村、美山村和官路村进行舞蹈教学与调研活动。

红雁来仪第一小分队来到了厦门市有名的“侨乡”——曾厝村,这里是厦门市华侨最多的村庄之一。在这里,一座陈氏家庙记录了属于曾厝村的烽火岁月。抗日战争时期,曾厝村的华侨同胞同仇敌忾捐款买战斗机,支持祖国抗日。为了感谢他们,当年的党政军联名送给曾厝村“爱国贤裔”牌匾,被挂入家庙。家庙遗留的弹孔见证着当年的历史,如今村民们在陈氏家庙中翩翩起舞,以舞蹈延续红色基因。立足曾厝村的红色文化基因以及居民的舞蹈需求,志愿者选取了《九儿》这首歌曲进行舞蹈编创。“舞蹈要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要带有情绪地表演。”曾厝村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芷媛在对村民进行舞蹈教学时说到。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表达舞蹈内涵,志愿者在教授舞蹈动作的同时向村民阐释了《九儿》背后的动人故事,唤起了阿姨们的时代记忆。吸气、吐气,旋转,举臂……在一个个动作中,阿姨们仿佛就是主人公九儿,跳出了那坚韧、向上的积极态度,用红色舞蹈续写新的故事。

红雁来仪第二小分队走进了拥有众多舞蹈爱好者的官路村。初到村子,她便从热情的工作人员和幸福院志愿者了解到官路村的特别,而今即是陈氏祠堂也是村民舞蹈场所的祠,有了村民对于文化的崇敬与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人人喜笑颜开的官路村。来自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艳芝同学将今日和睦的官路村氛围与过去长辈们“十送红军”的团结精神融入了《十送红军》的红歌舞蹈编创中。许多参与舞蹈活动的村民,都对这唤起他们对舞蹈美好回忆的编舞感到满意,感叹这从没有过的红色舞蹈活动,消融了邻里间“变质”的关系,更唤起他们对舞蹈和红色文化美好回忆,愿意将官路村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舞蹈中跳得尽善尽美。官路村的村民们在陈氏祠堂中伴随着经典的红色曲调起舞,在志愿者耐心的教学中渐入佳境,舞蹈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心里的幸福。

红雁来仪第三小分队来到美山村后发现村里有许多老人坐在家门口,显得有些孤单,志愿者们上前搭话,但有些老人并不会讲普通话,好在团队里有会将闽南语的厦门当地人,我们才顺利与老人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大多外出工作,他们时常无事可做,很希望能够通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来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在与老人们交流过后,志愿者们又来到了美山村幸福院,这是一个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驿站。通过与驿站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美山村老年人的情况,美山村共有593位老人,他们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时常感到孤独。在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之后,志愿者们进一步坚定了想要用舞蹈带给老年人更加丰富有趣生活的想法。

舞蹈教学志愿者代林樾同学,根据《映山红》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编创了一曲简单易学又富有美感的舞蹈。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美山村的阿姨们在幸福院中跟着志愿者一起舞蹈。老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用心,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让大家参与兴趣得到提升,耐心的讲解也让大家的表演更好地展现红色文化的内在表现力,现场其乐融融。在教学过后,阿姨告诉志愿者,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她们通过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结交了更多的好朋友。

这三天,“红雁来仪”团队师生在走入乡间小道时,也将原创红色舞蹈带到农村老人身边。

“以舞传情”,团队通过舞蹈蕴含的红色文化提升了老人们的精神富裕程度,丰富了文娱生活。“以舞会友”,团队帮助当地在舞社联动中加强居民互动,创造社区联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效推进邻里关系。“听到她们的一声声感谢,我们仿佛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决心。”

团队里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许婷婷说:“阿姨们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用最简单的心,做最平凡的公益。”团队里舞蹈表演专业的大二学生张芷媛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老人们当成长辈,倾听她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为她们规划。

这短短的三天里,“文化助农”鼓舞着成员们以更专业的态度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也是王颖萍老师希望在团队中看到的,让大学生真正践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6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谢您 献血者——巢院学子敢奉献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2024年7月12日至7月17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血液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质,至今仍无法……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血液连接心灵,爱心润泽乡间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2日电(通讯员金宇航、王诗颖)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后返回家乡。此次社会……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返家乡: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通讯员彭真)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一支由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美丽中国实践团”在环巢湖区域结束后返家乡展开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无偿献血传真情,助力生命暖人心

在这次三下乡的活动中,我们承担了宣传献血知识的重要任务。一开始,我对这项任务充满期待,同时也有些许忐忑。我期待能够为社区的朋友们带去一些他们可能缺乏的知识,也忐忑于自己是否……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巢院学子返家乡

坚定、彻底、纯粹,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易·乾》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经历、提高公民对献血的认识……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5日电,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旨在宣传“献出热血,奉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环巢湖边的义举: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子开展献血知识普及与调研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6日电,7月上旬,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支志愿者团队来到环巢湖地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献血知识普及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当地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认……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

在2024年7月15日,巢湖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他们走进了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情系童心,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清晨的阳光洒在路边,记录着的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颠簸的花朵会延续春…
爱心支教在行动,青春力量绽光芒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乡村教育扶贫振兴,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本领,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于6月28日来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下李完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旨在拓展乡村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7…
E脉相传实践团参观山东省政府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铭记历史,2022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E脉相传实践团成员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进行红色基地参观活动。山东省…
功在千秋,造福万代——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E脉相传—赴山东省第一团支部走访调研
7月6日,计算机学院E脉相传实践团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金沟官庄村,走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团支部旧址。实践团首先来到金钩官庄村第一团支部的纪念广场,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按照中共中央关…
集大学子社区行:科技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智·科创“流水灯”大学生网报7月8日讯(通讯员杨智滨郭海华丁佳琪)2022年7月7日星期四,“筑梦科技,智知得识”实践队进行第二天的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社区行”为主题,同时结合国家大…
环保理念的传递——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经典传唱、彩诗飞扬,歌声回荡……安徽师大学子多样化课程送爱心
大学生网淮南7月8日电(通讯员解梦雨)“碧空日挂,教书人到乡家。”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区别…
“同薪燃梦”实践队抵达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
“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前往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2022年7月7日,“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了解求职者调动流程。实践队的主要工作是介绍就业局人才服务股…
集大学子三下乡 | “常”住山水画
集美大学青山踏梦三下乡实践队于2022年7月7日下午前往常口村了解其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璃头。”常口村的村支部门口,坐落着这么一幅“从古诗词中走出来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