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拾线暑期实践队成员乘坐大巴于8:35左右抵达提线木偶制作传承人周建妹老师家中。
周爷爷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很多他亲自制作的木偶,一个个彷佛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在爷爷手里,一牵一拉一扯,木偶的眼睛一睁一闭,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也因木偶的变脸艺术得到了很好的还原。
据了解,木偶的头饰、衣服都是爷爷亲手制作,珠花一颗颗地粘,衣服上的纹理一点点地画。木偶的制作不仅仅是需要精湛的雕刻技艺,更是彩绘,缝纫等各项技艺的集大成者。
周爷爷不仅仅是一位木偶制作的非遗传承人,更是一名生活的艺术家。据周爷爷的女儿介绍,家里只要是看的见的木制品都出自周爷爷之手,包括挂在墙上的各种二胡,笛子等等,还有吃饭用的圆桌,楼梯间的扶手。
周老师的女儿说到有时想帮父亲一起制作木偶,往往都以无从下手而告终。可想而知,周老师四十余年的不断努力终究成就了这样一个热爱生活,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周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传统的木偶戏表演乐器,与电脑配音不同,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锣声,如同珍珠滴落玉盘,急雨敲击窗棂,手指叩击竹节,给平静的现实生活带来阵阵涟漪,让听者心里不由咯噔一声,仿佛看见了另一种生命的盛景,绚烂而美丽。周老师悠扬的笛声也使我们深深地沉醉。
在一张书桌上我们可以看到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列书,一列算卦,一列医术,一列脸谱,还有一列就是乐谱,爷爷的兴趣广泛,平时还喜欢写书法。爷爷的木偶造诣很高,就在前不久爷爷还在文化大使才艺大比拼活动中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胜出。
周爷爷和我们说,孩子们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从小学的都是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很少有主动学习木偶雕刻的。爷爷告诉我们孩子的自我兴趣很重要,他就是因为兴趣使然才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而最终成就的自己。
周爷爷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徒弟,但又不想让木偶雕刻这项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排除在时代之外,他愿意进校园免费教孩子学习这项非遗技艺。爷爷指出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结束都在不断地学习学科知识,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毕业后又开始工作,完全没有学习非遗技艺的时间,而非遗进校园,将非遗技艺作为一门课程,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学习非遗文化,还可以激发孩子对非遗文化的潜在兴趣。
据了解,木偶的一只手就可能需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但爷爷并不太赞成机械化生产木偶的方法,认为这样制造出来的木偶全是一模一样的,会丧失木偶本身的个性与特色。木偶凝聚了手艺人的技艺与感情,木偶眉眼的缩聚也会影响木偶的个性特征,爷爷认为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达到如此精细的程度。最重要的是木偶机械生产这项技术还没有普及,爷爷并不会操作导致他无法对木偶制造器械给出准确的建议与指导。
目前,爷爷的木偶制作还是以古典人物形象为主,较少对人物进行创新,这也是目前木偶制作行业的一大弊病。当问到是否赞同将木偶制作推向海外市场,与国外建立开发木偶制作合作时,爷爷极力赞同并且提出海外市场传播必将推动木偶形象和内容的创新与开发。当木偶逐渐流向海外,不仅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将得到发扬,非遗也将逐渐走向市场化轨道,拓宽销售途径,海内外经济形成强大的内驱动力,形成非遗文化循环经济。非遗传承不是将精美的木偶放入博物馆供人们观赏就足够的,而是要让这项技艺一代传一代,做到活态传承,赋予非遗文化鲜活的生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4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