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社光村依托乡村振兴的引领建设下获得“广东省党建示范村”、“广东省最美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美丽乡村建设大有成效。为深入了解社光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新韩路护江队踏上了寻乡之旅——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探寻美丽乡村,感悟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一、实地考察 7.6号早上,队员们到达社光村后便开始实地考察,走进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文明标语随处可见,村道平坦干净,基础设施完善,路旁各色花草与整洁卫生的村容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社光村全面推进文明创建,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亮起来、乡风民风好起来,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 社光村党建公园风景优美,“党味”十足。 近两年来,社光村通过发动党员和村民签订承诺书,出台星级卫生文明户评比奖励制度,引导村民把自家的房前屋后“扫干净、种漂亮、摆整齐”,使创卫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为村环境卫生“添星加分”。 调研队员来到了社光文化公园,公园种植多品种的树木、花圃,设置了景观池、健身路径、运动设施、文化长廊等,成为村民游乐、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美丽社光.文明长廊”是社光村的“和文化”文明长廊,从形状上看,它既有长方形也有圆形,方圆融合,长廊顶部还请绘制了主题墙绘,代表着村民各姓氏之间和睦相处融合发展。同时这里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流动站,这里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传播党的声音、文明交流的阵地之一。唱潮剧、广场舞、灯谜等村里的综艺娱乐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村里老人组还成立了一个“月半月圆共圆中国梦”社光弦乐组,每月农历十五,他们就会在这里举行一些文化活动。之前的 “走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纪念‘5.23’讲话76周年文艺走基层”专场演出也在这里举办。 二、采访党员 实地考察后,为了深入了解社光村党建引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队员到社光村党建服务中心与当地党员进行访谈,据了解,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光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乡村法治宣传、环境卫生整治、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打造建设乡村、服务群众的靓丽风景线。村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光村路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学季以及大型人才招聘会等时间节点,为前来附近学校的新生和家长提供道路指引、免费停车指引、免费发放口罩、解暑茶水等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形成乐于奉献的文明乡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是建设美丽的乡村环境,更重要的是让村民树立起“文明之美”的品质。 陈金中表示,目前,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现,接下来将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打造幸福美丽新社光。继社光新村、文化公园、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之后,村党总支部还计划推进第二、第三期“三旧”改造项目。另外,准备引进大型房企,对村老厝区实施整体改造,建成宜居宜业的“村中城”,让村民能够同时享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好处,全方位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同时,建设社光村生态旅游公园,利用现有耕地和池塘,打造集花卉培育、蔬菜种植、水上乐园、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全村建设成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体验、绿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村,促进村民全面致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将闪亮呈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基层农村,一个好班子,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社光村党总支不断加强班子建设,提出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切实增强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素质能力。同时,大力推进阵地建设和制度规范,建设社光村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了一套日常工作制度,确保“说话有人听、活动有阵地、办事有制度、集体有经济、问题有解决”,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采访村民 在采访完XXX,我们一行人开始进入街道小巷走访村民,据村民介绍,近年来,社光村开设了“厝边头尾”茶寮谈心室,组建“三老常青顾问团”调解组,由村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纠纷调解,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在茶聊中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另外,社光村设立的“文明驿站”也吸引了众多村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做好提供“书报阅览、免费饮水”等服务,乐于奉献的文明乡风日渐形成。 另外,今年 1 月 15 日,在社光村举行的 " 携手共建新社光 感恩奋进新征程 " 主题活动上,共有 14 家五星级卫生文明户、63 家四星级卫生文明户、" 十大优秀村民 " 及 7 家 " 优秀企业 " 获得表彰。 据村民介绍, " 星级卫生文明户 " 评比制度,是以 " 扫干净、摆整齐、种漂亮 " 为评比标准,由村 " 两委 " 及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等组成考评组。对年度考核获得五星级、四星级卫生文明户的村民家庭,分别给予 1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