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墩头有境照古今,建筑为实见风情——河源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古建筑调研报告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李东柏

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李东柏

摘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理论宣讲普及、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服务、发展成就观察和环境保护实践五个基本面,通过线下的人物专访、拜访慰问、实地勘察等方式,配合线上的、云调研、推文宣传等现代互联网技术,重点围绕河源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乡村振兴规划中的文化振兴方面。通过调研和科学研究从全局到细节上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给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和结论,并且在宣传工作方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墩头古建筑;乡村振兴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优良的文化。彭寨镇彭镇村墩头文化便是表示的各种客家人的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而墩头古建筑便是最能直观展现彭寨镇彭镇村墩头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暑假7月3日我参加了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台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的状况,并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培养我院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安排了粤台院团委书记冯英明书记做我们的带队老师。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下,我们深入河源市彭寨镇彭镇村墩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调研活动。

7月4日下午阴雨绵绵,我们岭越乡村振兴服务队结束了上午的义教任务后在非遗墩头蓝传承人曾春雷的陪同下,沿着古村道参观了福迁门,崇德第、“梅园书屋”、“敦厚围”、安贞炮楼,华表塔等古建筑。在途中,墩头蓝纺织技艺传承人曾春雷先生在现场作了技艺讲解并对每一个古建筑做了详细的讲解。

整个墩头村古村是由十几个大型的客家围屋组成的,围绕着一个小山墩逐级而建。远看高低错落有序,近看精巧有为,受古人对德行的重视,整个古建筑与街道的命名是由“德行”进行命名的。

进入墩头古村往前走第一个门楼是福谦门,在曾春雷先生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在古人的传承中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为人处事上,也能够做到谦虚,那么积的福与德就会越高,这样你才可以上升到崇德这一个境界,也就是进入下一个客家围屋“崇德第”。这正是蕴含着古人对德行的重视,只有进行谦虚才能更好的修养德行,进而施展自己的才华。

崇德第前接福谦门后连墩厚围,“崇德”之“崇”是推崇的意思。“德”,是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质或品格。“崇德”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把它列于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中厅有屏门,三开门,门上匾额书“慎修堂”三字。“慎修”亦作“慎脩”。谨慎修行。《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孔传:“慎修其身,思为长久之道也。”汉班固《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唐元稹《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无忘慎修,用副毗倚。”连接两厅之间有天井,两侧有厢房。总面阔40米,进深30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户房以前堂中厅为轴整体成对称型,承继了中国古建筑的对称性的特点,而在局部又对个别特殊的位置进行点面的独特手法修建,使其发生了一定的叠变。如厨房是在存在于二八分界线中以两户房拼接叠变而成,而其中的会客屋则是利用三个户房之间的空间进行插空拼接而形成的……妙就妙在经其中的叠变与留空拼接非但没有影响客家儿娘在户房之间的沟通行走,而且加强了空气的流动并使每大屋中的纵横户房之间的交通如同桃源中的阡陌一般巧妙相连。传统的古建筑物中对于窗户都都存在着一定朝向规律,对于围墙都是延伸至底不存空隙,但在崇德第中常常多面掘出小窗户,就连围墙也是在空出边上的位置是用木枝进行半空式拼接。这使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曾春雷先生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和平县是一个“插花地”,明清以来处于两府之间,山高出匪盗,多面开小窗可以更好地侦察匪情,而围墙边上的木枝空接则是能够在面临匪盗的袭击时可以逃离并使建筑更加透气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更加舒服。

再向前便是宣德第,在曾春雷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其名的由来是因村中的先人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较大,当时朝廷给村中的先贤后人赐的一个府名,为了褒奖墩头村先祖的德行与品质,以供后人效仿,弘扬美德,其的作用为协助政府部门推广宣传政策方针。早在2010年曾春雷先生联系了中央纵队的一些老革命同志曾辉先生,设想在宣德第中筹办起华表革命老区陈列室,该红色建筑共有十三间房子分为上下厅,中间有一个照壁,最有意思的是照壁的拱门上写着“存忠、行恕”。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现呢?这段孔门师徒得回答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其意义深长,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后因多方面原因搁置了……在2011年与2012年将陈列室的牌匾提写,如今曾春雷先生已在深圳定制红木的牌匾计划于年未换新……

正如陈俊年先生所总结,客家村居,常有两大特征:一是村呈围龙状,成圆形、半圆形或方形,且多以“围”冠名,围屋围聚着永固的合力,是团结的象征。二是村前总有一口塘,收纳雨水与霜雾,伴随岁月沧桑,消暑防灾,滋养客家儿娘……

在墩厚围前,也有一方水塘,却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硬开挖出来的,据曾春雷先生告知,敦厚围建成之初,先人们常在村头漫步,发觉美中不足:缺了一方既能影显村景,又能滋润心境的灵光宝鉴。于是,决意挖塘,举村出力,挑土担泥,筑堤引泉,终于盈成泱泱水面,在宁静碧透的意境中,浮出永恒的美丽倒影……

墩厚围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这是一个以传统纺织业、书院教学、居家三合一的综合场馆。由墩头村落基祖曾孟荣在朝南方向兴建梅园书屋,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发展成现今“敦厚古围”的传统建筑规模,距今560多年历史。有着孔子学生宗圣公曾参后裔曾氏支系十数代人在教育、纺织、农耕文化的积淀。此处,民风淳朴,生态良好,与之相邻的是明朝古建筑“文昌塔(华表塔)”,“研经堂(印经房)”,古树群、溪水古桥相呼应,尽善尽美的书院环境与完整的书院设施,凸显了书屋盛学时期的整体样貌与恰好的配置。而坐落在东北两向的“崇德第”、“外翰第”、“孟荣公祠”、“翰林第”,是客家人崇文厚德、孝友传家的真实写照,是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后裔崇尚人文教育,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是居住在梅园书屋自然村落后裔耕读持家的精神缩影。据有关文献史料记载:明朝中、末时期曾传、曾继武、曾官大、曾巽等数位贤达执教在此,书院已享有名声,明朝邑候吴公赠旌匾“首倡斯文”,明朝吴邑候讳思穆赠旌匾“凤毛济美”,清邑县令尹公赠匾“家传诗礼。

据考证,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是当地学子、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邻学子启蒙劝学,学习经史子集等经典的地方。繁盛时期,各地各姓门生前后多达1000余人。为国家及岭南各州、府、县输送各类人才,或进士及第、举人、拔贡、副榜、岁贡而为教谕,或为分府理盐务等等,人才济济,梅园书屋因文化教育出色的作为,得到时政与社会的肯定,确定了其在东江流域,明、清时期文化教育的最高地位。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经历变革洗礼,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本地历代乡贤都在努力弘扬和尽力维护,使得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依然俊雅,旧貌尚存,大浪淘沙,梅园书屋依然屹立东江流域之上。

再往后使是安贞居炮楼,建于明清时期,守护着彭寨镇彭镇村墩头客儿娘们。炮楼外围为三合土围墙,四处均设枪眼,右前角设一炮楼,坐北向南,双堂双横布局,土木砖瓦构筑,青砖墙基,泥砖墙,表面批抺石灰,灰瓦面,垒瓦为脊,悬山顶。总面阔30米,进深25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和平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彭寨镇彭镇村墩头村。始建于明代,原名黄猄社塔。六角五层楼阁式三合土灰砂石塔,高21米。塔基周长21.3米,边长3.5米。塔门北向,塔腔原木构楼板与阶梯已毁,2008年当地群众集资修复楼板。首层壁厚0.94米。塔正面一至五层塔门分别饰有对联和门额,门额分别题有“祖师殿”、“文武帝阁”、“套星楼”、“仰之而高”、“参天”等字。一至五层的门联依次是“圣德风行道脉源流归一贯;神恩露渥威灵显赫著千秋”。“步月云梯俯仰水天一色;呼风唤雨纵横山岳齐飞”。“文峰特地凌霄汉;笔势冲天射斗牛”。“为效古时三座塔;培成今日五层楼”。“紫门高登观月宙;云梯捷步到蟾宫”。塔身各层用棱角牙砖与挑檐砖相间叠涩挑出腰檐与平座,平座束腰转角用灰塑出圭角,束腰部分彩绘出各种花卉及其他纹饰图案,塔顶六面坡瓦垄顶,上置葫芦刹。华表塔一层多书法、壁画装饰,塔内置有二枚生铁铸古钟与72祖师塑像和经幡书画,是和平最古老建筑之一。

环村一圈最不起眼的建筑便是这口墩头古井,在墩头古村共有五口古井。明、清两朝,新民主主义时期至今,当地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基本饮水就近寻得水源地挖井,一方面可防外犯、防四害,二来是古风水学关系;客家水井、祠堂、池塘、天井是本地客家围屋的必有的一道民建风景。在游击抗战争时期,这五口古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故事。

墩头有境照古今,建筑为实见风情,古建筑虽历经时代的迁移而消减或残缺,但我相信彭塞镇彭镇村墩头的文化一定会走出深山走进大众的视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7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有机垃圾,共克环保难题

2021年寒假,响应疫情要求,关注环保问题,山东大学川诗小分队关注到有机垃圾处理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减轻环境污染是建立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环境污染状况与有…… 山东大学川诗小分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溯寻医废处理,共克环保难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城市固体医疗废弃物产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量的固体医疗废弃物堆积,不仅恶化了原本脆弱的城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给市容市貌的美化……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三国之声,青春共鸣 —— 32 班三国配音团日活动

三国之声,青春共鸣——32班三国配音团日活动当三国传奇与青春活力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32班的三国配音团日活动,带你…

西南石油大学i鸣辩论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圆满举行

11月22日晚19:00至20:30,由电信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主办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思学楼B209教室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旨在促进会员间的交流…

湖南师范大学公管院青工部开展“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11月22日下午,由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团委青工部主办的志愿活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于…

电工建模协会成功举办“乒乓球上的c语言”趣味竞赛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点燃大家对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工建模协会的热情,11月17日,电工建模协会于第四体育场精心组织…

会计二班青年马克思实践小组开展第一次活动

2024级会计二班开展青年马克思实践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视频(通信员杨俊杰万昊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最新发布

“食遇”社会实践队:实体走访国联水产海田店
为了进一步与国联水产的预制菜接轨,我们决定实地走访一下他们旗下的一个体验店——国联水产体验店(海田店)。我们一进门时,他们秉承着“顾客至上”的原则,不会因为我们是学生而冷淡,反而是热情地招待着…
走进馆藏,感悟陶韵
为了深入了解日照陶文化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7月1日政承陶韵实践队全体成员来到日照市博物馆,通过所见所闻切身学习了解日照陶瓷有关知识。小组成员参观日照博物馆展出文物,对展出的解说词进行研…
传承红色精神新闻稿
中国青年网宿迁7月21日电(通讯员李梦婷)7月20日上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返家乡实践调研小组在宿豫区宿北大战遗址公园展开实践活动。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今天来到宿北大战遗址公园,在我军战史…
奔赴古沟,用真心守护童心
(通讯员解梦雨)我们徜徉在青春的诗词曲中,只为共同奔赴那一刻的知识与情怀。2022年7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动身前往淮南开启一段未知的支教旅程,实践…
追逐梦想,爱心支教
支教一直是我的梦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深知留守儿童求学生涯的不易,从小我就有一个支教梦,想把爱和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让教育有温度!今天是7月7日,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
“食遇”社会实践队:前往国联海田店走访
7月6日,“食遇”社会实践队小伙伴们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并分为四组乘车前往国联水产海田体验店。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一进门,“食遇”社会实践队的队长就表明了的来意,向店长说明我们是…
留守真情,奉献爱心
留守真情,奉献爱心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换来家庭收…
追逐梦想,情暖儿童
支教一直是我的梦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深知留守儿童求学生涯的不易,从小我就有一个支教梦,想把爱和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让教育有温度!今天是7月7日,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
湖师学子三下乡:调整与巩固正当并行
(通讯员:张可为)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已于7月1日在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正式开始工作。此三日时间内,队员收获成就感之余也看到了相应问题。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科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低年级学生的母语掌握使用…
湖师青年三下乡:让爱传出去,希望在远方
(通讯员万依薇),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团一分队于7月3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开始了第三天的支教活动。在决定投身教育实践时,支教队员们抓牢“教育扶贫”的主线,积极提升自我能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