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进乡村,帮助老人“紧”时代
为响应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部署2022年“三下乡”活动,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社会实践“薪乡”队通过线上组织同学在暑假期间回到家乡,在自己家乡社区进行志愿活动。6月26日,队员张凯峰前往村里,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
6月26日早上八点,队员张凯峰来到村委会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为乡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和负责人员接洽后,张凯峰被分配到了自己的任务:帮助自己村落的老人使用手机完成电子社保卡的激活和绑定工作。因为现在的生活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有些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在遇到一些手机上的操作便会手足无措,张凯峰意识到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换上志愿服,带上帽子,张凯峰开始自己的工作。先是从村的西部开始,对着名单挨家挨屋的询问老人是否激活绑定了电子社保卡。烈日炎炎,张凯峰顶着烈日进行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人在家,有的甚至多次未能遇到人。为了更有效的工作,张凯峰决定在饭点的时候去完成任务。帮助老人激活绑定电子社保卡并不是轻松的事。有子女在身边的相对轻松一些,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与他们沟通并不容易。但想到这些虽然这个任务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确是关乎到老人自身权益的事情,张凯峰还是继续认真负责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在张凯峰的工作过程中 ,有的老人听力不便,话语要重复很多遍才能明白。还有的老人抗拒这个活动,不得不话费大量时间向他们讲明白利害关系。教老人使用手机也是困难重重。简单的面部识别可能也要进行几遍甚至十几遍。在经过五天的工作后,张凯峰走遍了每家每户,帮助老人完成了电子社保卡的激活和绑定,成功结束了自己的工作。
张凯峰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得知,现在智能化、数字化生活已进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越来越多的事,诸如看病、买菜、保险、生活缴费等等只需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解决问题,给咱百姓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当前,我国也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一些老年人对于智能产品的适应性,还不能完全受益。特别是很多家庭又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一些老年人面临子女不在身边等现象,在养老的问题上就变得愈发的困难。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往往觉得自己年轻时再怎么成功,也自然而然被社会抛弃了。想想子女们也要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难免产生寂寞孤独无助的感觉。当前,很多老年人很难去适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而不是并不是把这当作止于唇齿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步入晚年的那一天,人人都希望有甜蜜的晚年生活,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老年人拥有再多的保险,也远远不如子女对晚年的父母给予关爱,不要让他们孤独的老去。夕阳西下的美丽也是一种独特的精彩,老年人的生活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关怀。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张凯峰深刻明白了家乡工作人员的不易,也了解到了老人们的生活的真实状态,也更加认识到乡村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形式的信息都会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而老人们如果因为不懂得手机操作便错过了重要的信息,便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平时家乡的工作就比较多,如果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减轻乡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是尽到了自己小小价值。在这次活动中,张凯峰队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更加增添了对家乡的情感。深入了解到了作为大学生所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响应时代的号召,接稳时代的接力棒。(通讯员 张凯峰 郑紫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4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