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弘扬非遗文化的号召,提升大学生保护非遗的意识,同时鼓励、动员更多大学生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中,7月3日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多语种讲述非遗文化赴青岛实践团前往山东省胶州市文化中心文化馆调研和学习了部分胶州非遗技艺——茂腔、山东八角鼓、胶州秧歌、胶州剪纸。
精益求精,唱出文化强国态度
非花是戏,但却素有“胶东之花”的美誉的茂腔是流行于胶东半岛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团成员此行特地拜访了山东茂腔名家刘永霞老师。在谈到与茂腔的渊源时,刘老师讲到,在八十年代时,她开始跟着老艺人学习茂腔,当时班上有五十多个人,而现在只剩两位学员还仍然坚守在传承茂腔的岗位上。据刘老师介绍,茂腔对手眼配合、动作力度、唱腔发音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能够坚守自己的热爱,精益求精地学习。“现在,因为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戏曲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了,表演舞台更大了,有更多的人知道茂腔并加入到学习茂腔的大队伍中。”刘老师讲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已出台许多政策支持发展地方戏曲,作为胶东地区重要地方戏之一的茂腔也在政策的扶持下逐渐复苏。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等政策的出台让戏曲走进了千万中国人的心中。非遗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胶州市多个中小学设立了茂腔社团,力求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戏曲文化意识,以提升戏曲对青年人的影响力,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学习茂腔的大队伍中。考虑到偏僻地区的老人虽然热爱茂腔,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经常出远门,于是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文化惠民政策,这样戏迷们在家门口也能看戏,人人都能看上戏。
改革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非遗的茂腔也不例外。刘老师在谈及茂腔的未来时讲到,在借鉴梆子等其它戏曲唱腔的基础上,茂腔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创新,使其更具现代教育意义。
山东八角鼓最初是由北京“旗人八角鼓”蜕变而成的,主要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感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为山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山东八角鼓参演了中国艺术节等活动,助推了八角鼓文化的传播。
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山东八角鼓主要包括八角鼓和唱词两部分。鼓是一定的,但词是多变的。除了传统类型的唱词外,山东八角鼓的省级传承人王锡璧老师能根据现实的需求编写曲子。沈玉杰老师谈到:“现在的八角鼓唱词大多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大事编写的,这些现实题材的曲子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体现城乡精神风貌的、抗疫精神的、扶贫故事的。这不仅传承了山东八角鼓艺术,而且还赋予了八角鼓新的时代意义。”
匠心独具,守住非遗文化本心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入选国家级首批非遗名录。2008年,首届中国秧歌节在山东省胶州市举办,胶州秧歌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因此,胶州也被称为“中国秧歌之乡”。为更深刻地了解秧歌文化,实践团成员在秧歌之乡体验最具特色的中国秧歌。
吕建波老师谈到,“现在人们对秧歌普遍定义是一种老少皆喜的舞蹈,但其实秧歌最早的表演是以曲调为主的。秧歌小戏有着丰富的曲牌,是戏曲雏形,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侧重点逐渐由曲转舞,而被其逐渐弱化的曲则更多的是以戏曲的形式展现出来。”
吕老师提到,秧歌不只是在舞台、广场上演出,近些年秧歌逐步走进校园社团,走进社区,而胶州地区更是做到了村村都有秧歌队。为更真切地感受非遗文化,实践团成员在文化馆中参观了秧歌培训的相关场地、道具等,并拿起扇子和吕老师学习起了胶州秧歌。
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是无数传承人一生的使命。剪纸传承人董丽霞老师也不例外,她在一张凳子上一坐就是十年。学无止境,董老师说,她的坐得住都来自于热爱。
欲得妙于剪,当得妙于心。董老师现场教给实践团队员“两刀剪喜”的方法,并凭借自身的文化储备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喜字背后的文化故事。董老师谈到,剪纸就像庖丁解牛,在析理中将剪中之物的活气剪出来。
在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剪纸的文化传播时,董老师说,剪纸不仅可以应用在纸上,而且还可应用于徽标、园林等的设计,以使中国本土及外来引进的建筑、标识等被赋予中国剪纸的文化内涵。除此,以剪纸为样本打造的文化周边产品也被用作为国与国之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礼物。在国际交流中,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非遗走出去。
中国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胶州市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其非遗文化在青岛市非遗文化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团以胶州地区为调查对象,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行使青年人的使命,为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献出青春力量。
(通讯员 董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6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