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身处中华文明滥觞之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方面可以投射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融合演变脉络,成为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延续不断的历史见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多重文化财产,即物质层面的古代遗物、遗址和遗迹和非物质层面的思想传统、风俗习惯进行展示和传承,充分体现古代先民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及社会治理的先进思想。在经历了岁月洗礼后,黄河文化凝结出许多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它们既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碰撞、裂变的关键历史节点的重要见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黄河文化的民族品格与时代价值研究”指出,通过建设黄河文化公园,不仅有助于实现对黄河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与梳理分类,更有益于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做好其分区规划布局、连片整体利用、创新文旅融合路径等指导工作,真正实现对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岚嘉看来,黄河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体量庞大,是中华根脉文化,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坚持重点保护、活态传承的原则。按照文化遗产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和传承。保护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黄河流域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同时要抢救濒危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黄河水文化遗产,传承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重要遗产以及标识黄河文化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发展,也有赖于良好的黄河文化生态构建,实现流域与区域的良性互动。”彭岚嘉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和需求。生态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更应当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与重建。他建议,应设立黄河流域文化传承保护专项基金,用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黄河文化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黄河沿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项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