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无锡品“开洋混沌”,人间至味寻市井风情
2022年6月14日至6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暑期实践队无锡小分队在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于耀平的带领下,于江苏无锡开展寻访当地特色美食,感受无锡人文情怀与品味美食文化相关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通过品味“开洋馄饨”,采访店铺老板娘及顾客,深刻体会到江苏无锡人的热情好客与当地浓郁的市井风情。
品味美食,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开洋馄饨作为无锡特色美食,代表着无锡这座城市的灵魂,映射着无锡人的生活习惯与特色文化。“开洋馄饨”意为用开洋作为馅的馄饨,开洋也就是海米——比虾皮大,比正常虾要小的小虾仁。开洋馄饨底汤鲜美、外皮爽滑、馅料新鲜,开洋与爽口的榨菜相结合也别有一番风味。
6月14日,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暑期实践队在组长丁露的带领下陆续来到无锡。实践活动开始前,丁露根据组员自身实际情况,为组员分配视频剪辑、拍摄、策划等相关任务并和组员束鹏菲共同完成拍摄脚本,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6月15日,丁露带领团队成员来到马兰阿姨大馄饨店,待摄影工作安排妥当后,团队成员在不影响店铺生意的情况下各司其职。马兰阿姨大馄饨店生意火爆,经常有人排队,在丁露的协调下,团队成员对一位时常光临馄饨店的顾客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顾客表示开洋馄饨是无锡的著名美食,自己有时会吃三碗,马兰阿姨秉承传统的无锡馄饨做法,使馄饨有着很鲜的味道,汤底浸透馄饨是无锡人早饭的灵魂。在日复一日的日常中,一碗小小的馄饨不仅满足着顾客的口腹之欲,而且生动展现着民间烟火气息,在一汤一水中,浸透的是真实、平和的市井情怀。民以食为天。在每日来来往往的客人当中,有上班族、有学生、有工人,尽管大家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但都钟爱同一种味道,这种味道使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无锡人特有的市井风情与文化特色。紧接着,待店内工作接近尾声之时,丁露带领团队成员对马兰阿姨进行采访。马兰阿姨为人热情,作为馄饨店老板,马兰阿姨每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一天需要做三百至四百碗馄饨。马兰阿姨做馄饨前后已有七年之久,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马兰阿姨白天上班,晚上回来便经营店铺,邻里街坊便给她取了“马兰花”这一外号,“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因此马兰阿姨的称号便流传开来,成为不怕艰辛、勤恳踏实的代名词。
6月16日,城市历史文化暑期实践队无锡小分队成员在马兰阿姨大馄饨店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并对相关馄饨制作细节进行补拍。后厨温度高,摄影师余琳为呈现良好的拍摄效果,在后厨持续拍摄数小时,最终将马兰阿姨包馄饨、下馄饨、捞馄饨、拌馄饨等制作细节完美呈现。在为期三天的实践过程中,无锡小分队成员分工明确,成员之间互相帮助、配合默契,生动展现责任担当精神,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无锡烟火行之旅圆满落下帷幕。
美食最是抚慰人心。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烟火无锡行最是让人难忘。在后期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画面都是回忆,看到视频中马兰阿姨和顾客们满意的笑容,实践团队成员也体会到在人间寻常烟火中,最动人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所带来的感动与一份信任。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长时间沉浸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忽视了身边美好的风景与诱人的美味。寻常烟火中,人间至味永远藏身于寻常巷陌,藏匿于平凡人炉火纯青的技艺之中。欣逢盛世,万千繁华里,人们也永远向往并享受着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一顿吃食、一处美景、一则故事……这便是市井情怀,以一颗平和心去感受生活的乐趣,不惧风雨与挑战,正如马兰阿姨那“风吹雨打都不怕”的奋斗精神一般,人间至味之中自是人人向往的市井风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0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