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为深入探究与学习共同富裕的浙江模式,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优良风貌,我们以浙江建德市、丽水市、杭州市为例开展了“共富裕,同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内容为(根据所投稿件,概括主题和内容),想借贵平台帮助我们宣传一下,麻烦您看看我们的稿件是否符合要求。
以下为正文:开启“红馆”的“时空之旅”,丰富“共富”的精神谱系
——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共富裕,同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有效利用国家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中的“精神富裕”。2022年6月27日,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共富裕,同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与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开展了主题为“纽带:革命先烈与当代青年的时空对话”的实践活动。
缅怀“革命中国”的“守关人”,立志成为“盛世中华”的“缔造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革命烈士的“舍”与“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以蔡永祥烈士为代表的杭州市革命先烈,将成百上千的革命战士“拧成了绳”,凝聚了同志们的爱国情怀;将千千万万的杭城百姓“打成了结”,升华了人民大众的民族精神。进入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仿佛身处百年前的杭城,做到了“时空穿越”,能够直面“危机中的中国”;漫步红馆中,似乎能遇见百年前的革命先烈,做到与他们的“直接对话”,感受到他们的革命精神。在过去,革命烈士赴汤蹈火,受到伤害、失去生命,守住了“革命中国”的底线;在现在,革命前辈的继承者们前仆后继,吃苦耐劳、争先奉献,抓住了缔造“盛世”中华的机遇,是革命先辈们的“舍”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得”。
把握“钱江大桥”的“上下结构”,阅览“烽火大桥”的“抗日篇章”,从“部分”的角度历数杭城风雨中的“永恒”与“瞬间”。
以茅以升院士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家 是近代建成桥梁的守桥人。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钱塘江大桥拥有引桥与正桥这一“上下结构”。漫步钱塘江大桥展览馆,三个展厅、六个篇章尽入眼帘。“建桥序曲”、“攻克难关”、“历经沧桑”、“养桥护桥”、“卓越成就”、“茅以升生平”这六部分组成了近代爱国科学家的造桥故事,塑造了科学家在造桥故事里的坚韧品质,然此种种“造桥历史”,即构成了中国革命的“下部结构”,而在其中所形成的属于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造桥”、“坚守造桥”、“爱国造桥”的一系列“造桥精神谱系”被提炼、被运用、被传播,成为了革命时期的“上部结构”,作为永恒的精神给大众指导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给人民赋予了源源不断的力量。钱塘江大桥有三个“瞬间”:钱塘江大桥代表了“沉痛”瞬间的杭城,为防止敌人过江,大桥在轰鸣中成了“断桥”;钱塘江大桥也代表着“英雄”瞬间的杭城,在抗战中,大桥疏散了数以百万计的杭城百姓,拯救了无数的生命;钱塘江大桥还代表着“复苏”瞬间的杭城,大桥的重建与杭城的复苏是同频共振的,是相互体现的。钱塘江大桥的三个“瞬间”,是“杭州精神”的有机组成,而其中展现出来的“杭州精神”则是永恒的、亘古不变的。
畅游杭城各地的“特色红馆”,厚植“时代青年”的“浩然正气”,从百年党史出发,看当代青年的“变”与“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国青年提出殷切的希望:“牢记党的教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在各地“特色红馆”,青年能够对话革命先烈,研习革命精神。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在,青年应当做到“青”力“青”为,集贤共富,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各地红馆作为历史的纽带,将当代青年大学生与革命先辈联结在了一起,将现在的中国与百年党史联结在了一起。不同时期的青年是“变化的”,他们有着各自的追求、特色与品质,然而,各个时期的青年都是“不变的”,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志不会变,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不会变,他们的理想信念崇高,他们的光辉事迹永存。
走好“共富路”,就要形成“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共富”双向发展的格局;弘扬“爱国情”,就要深入研究、宣传百年党史中的英烈精神,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的征地作用,打造“烈士精神+教育”、“烈士精神+实践”的多层次格局。“精神的共同富裕”与“褒扬烈士精神”相融,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最好体现。
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嘉辉、仇影涛/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